中关村:创新“领跑者” 人才“梦之村”
首页> 案例> 正文

中关村:创新“领跑者” 人才“梦之村”

核心提示:作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企业发展的沃土,中关村活跃着超过100家的创投机构,聚集了全球投向中国风险投资的三分之一

2012年3月8日,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名单出炉。硅谷公司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以175亿美元并列排在第35位。而中关村公司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以102亿美元列全球富豪榜第86位。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中关村这家明星企业继续高速成长,财报亮眼。

和百度一样,整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资本市场上硕果累累。2011年,中关村新增IPO融资额355.7亿元。截至2011年底,示范区上市企业累计IPO融资额高达近1900亿元。在追赶硅谷的道路上,中关村正在加快脚步。

在2011年全国4700多亿元的技术交易额中,中关村占了1880亿元,比例超过40%,其中80%流向了北京以外的地区。中关村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正在释放。

自1993年四通控股作为中关村第一家上市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以来,中关村示范区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完成100家企业的上市,而完成第二个100家企业上市仅经历了4年多。近三年,示范区每年新增上市企业超过20家。其中,2011年新增上市企业26家,比硅谷地区新增上市企业多8家。

中国中关村,创新创业活力世界瞩目。

创新“孵化”服务

一年前,刚刚入驻中关村准备创业的安全宝公司碰上了“拦路虎”:在注册科技型企业时被要求不能有经销业务,而在申请一项国家资质时又要求必须有经销业务。

一筹莫展之际,创新工场的咨询团队建议安全宝公司收购一家小公司以获得国家资质,高效低廉地渡过难关。一年后,安全宝公司已经开始第二轮融资,成为风投眼中的香饽饽。公司CEO马杰说:“这样的创业效率如果没有创新工场,根本不可能做到。”

2009年9月,曾在谷歌公司担任高管的李开复在中关村核心区创立“创新工场”,专门定位于早期项目投资,并提供包括办公场所在内的全方位创业服务。

一批像创新工场这样的新兴创业服务机构,支撑着创业大军们的希望和梦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关村创业活力逆势爆发,每年新创办科技企业超过3000家,中关村已逐渐发展成中国“创业梦工厂”。

创新工场不仅仅解决初创企业的融资问题,还要帮助所投资的企业发现新机会,进行战略整合,把投资人独特的商业眼光、知识、看法和战略带进企业。董事长李开复说,作为一个投资机构,创新工场46名员工中有三分之二不是做投资,而是对被投资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帮助他们招募团队、打造产品原型、进行市场推广。

这样的“早期投资+全方位孵化服务”模式已经下出了“金蛋”。截至2011年底,创新工场已经审阅了超过4500个创业项目,投资孵化了48个项目和公司,企业价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其中18家公司已顺利进入A轮融资,分别获得千万美元级风险投资。创新工场创始人之一王肇辉说,因为创业团队蜂拥而至,尽管空间一扩再扩,但很快就不够用了。“创立不到3年,我们已经搬了三次家。”

“近年来中关村日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包括大学科技园、留创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兴服务机构等达到上百家”,中关村园区管委会创业处处长杨彦茹介绍。

除了创新工场、联想之星这样由知名投资人成立的创业服务机构外,一些草根创业者也加入到创业服务大军,不挖“金矿”,卖“铁锹”。

36氪是由几个“80后”技术迷创办的关注互联网创业的科技网站,每天都发布国内外互联网创业和科技的最新资讯,同时开辟“创业者寻求报道”栏目,为国内优秀的创业公司进行推介。

公司CEO刘成城说,最初,36氪主要是编译国外著名科技博客的内容,后来扩展到国外几十个互联网科技媒体,从中筛选出对中国创业者有启发的项目发布在网站上。

在推介国外最新科技咨询的同时,36氪还免费为国内处于初创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推介新产品和新技术。由于网站读者群中有很多行业专业人士,又有潜在消费者,企业也愿意在36氪网站上进行宣传。I know英语创始人胡少辉说,公司在被36氪报道前,每日新增约六七百人,而报道当天新增了1200多人,并在此后的一周内维持每天新增1000人以上。

除了通过网站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对接资本外,36氪在线下推出了创业产品发布会“36氪开放日”和融资服务平台“36 Tree”。

深圳市盖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周华林说,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市场推广。尽管盖亚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有优势,但产品渠道被巨头所掌握,要完全实现脱颖而出还很难。在“36氪开放日”上,盖亚一款软件产品的下载量暴涨,使用者提高了一倍。此后又有很多客户联系盖亚商谈合作。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从最初的科研人员下海单打独斗,到本世纪初一批海归借助风投勇闯商海,目前中关村创新创业已经进入到由新兴创业服务业全过程支撑的新阶段,这一方面有中国经济强劲发展带来的外部需求引力,同时也有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车库咖啡、创新工场、联想之星、创业家、创业邦、3w咖啡、36氪、创投圈、IT龙门阵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在中关村应运而生,它们为初创企业和早期项目提供专业服务,实现了服务空间由物理孵化器到物理与虚拟孵化器并存的转变,实现了赢利模式从房租收取为主到提供专业软性增值服务的转变,实现了工作对象从入驻企业到早期项目及新创办企业的转变,这些新型孵化服务机构已经成为中关村创业服务体系中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创业服务新业态在中关村已初步形成。

据北京市工商局信息中心统计,2009年和2010年中关村示范区新创办科技企业均超3000家,2011年突破4000家。这些新生力量的创新创业效率明显提升,创业企业万人获专利授权同比增长15%,高于硅谷9%的增速。

科技金融“领跑者”

在中关村企业上市加速跑之时,大洋彼岸的硅谷正在上演新一幕的“硅谷神话”。2012年2月,Facebook递交IPO申请,计划融资50亿美元。这被认为是美国股市近年来最大的IPO交易。事实上,在马克·扎克伯格的创业史上,资本如影随形。早在Facebook成立之初,天使投资人皮特·泰尔即完成了对Facebook早期的天使投资。

科技与资本的无缝对接,正是硅谷的魅力所在,而中关村也正发出同样的光芒。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中关村板块快速崛起。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中关村依然有23家公司上市,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中关村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已达224家,这背后,科技金融的推动力不可小视。

2010年4月被注入2000万元政府股权投资的国智恒电力公司,自主研发了北斗电力全网时间同步监控系统,大大提高了中国电网安全的自控能力。公司总裁吕建光说,2008年公司研发刚刚完成最需要资金的时候,曾因为没有业绩得不到风投和银行的青睐。

令吕建光意外的是,代表北京市政府进行股权投资的中关村发展集团进入后,迅速扭转了国智恒在资本市场的地位。“中发展进入后使得原来一直跟踪我们的风投立刻打消顾虑,大约有超过政府投资额20倍的风险投资先后主动上门提出跟投,对社会资本的杠杆撬动效应凸显。”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许强说,集团进行股权投资后不参与被投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股权退出时将优先转让给被投企业员工作为激励。而上百亿元的资本规模也能保证集团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据了解,未来5年北京市将统筹数百亿元资金进行政府股权投资,投资超过5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企业。

对创业企业来说,政府类创投是更好吸引资本的催化剂,而民间创投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之源。

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告诉我们,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具有敏锐的嗅觉,不仅是孕育新技术浪潮的沃土,也是新兴产业变革的风向标。“中关村在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撑体系过程中,十分注重对风险投资的培育和引导”,郭洪说。

郭洪以2009年为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风投机构纷纷收缩战线,准备过冬。紧要关头,中关村管委会及时启动对创业投资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当年累计为超过20家创业投资机构的超过50个项目提供了风险补贴资金数千万元,获得风险补贴的项目累计对中关村企业的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这批资金不仅帮助一大批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创业企业获得重生,而且提升了中关村吸引风投聚集的号召力。

目前,中关村已经成为国内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IDG、联想投资、今日资本、北极光创投、华登国际、联创策源、金沙江、青云、戈壁、盈富泰克、启迪创投、深创投等一批知名机构成为中关村的合作伙伴,活跃在中关村的创投机构已超过百家。全球投向中国的风险投资中有三分之一聚集在这里。近五年来,中关村地区发生的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当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难点是信息不畅,银行想放贷,但无法了解企业真实信用状况;企业缺乏信用意识,出于各种考虑不愿主动披露信用信息,两者之间信息严重不畅。企业信用体系是破解融资难题的源头和基础。

2003年,中关村成立了企业信用自律组织——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包括信用制度、信用服务产品、服务机构、信用信息系统、激励机制在内的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由于我国没有立法强制信息披露,为调动中小微企业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中关村管委会采取正面激励,对主动做信用评级的企业,由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按不同级别优先给予融资担保,政府给予各种融资补贴。这样建立企业信用积累与获得融资的正相关关系,让企业真正尝到讲信用的甜头。

截至目前,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会员总数从2003年的103家发展到超过3700家,累计有8000多家/次企业购买各类信用产品超过1.2万份。中关村区域内活跃着十几家信用评级机构和数百家法律、财务、审计、认证等中介机构共同参与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共有18家银行在中关村设立了专为中关村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者特色支行。示范区企业信贷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人才精英“梦之村”

中关村被誉为海归精英的“梦之村”:汇聚着超过2万名海归人才,近10年平均每个工作日有2家海归企业成立、20名海归人才到访。

作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拥有政府全力支持、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技术需求庞大等独特的“中国优势”,更身肩建设一个充满生机的海归人才特区的使命。

在北京北郊僻静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隐藏着一个并未广泛传播的奇迹。坐落于此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过去4年连续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2篇。包括1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生命所科学指导委员会曾如此评价:世界上还从未有过一家研究所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占据国际基础科研领域如此重要的席位。

2005年底挂牌的生命所有一套与传统科研体制迥然不同的选才模式:全所没有一个正式编制,领军科学家全部从全球招聘;合同期内,所长和实验室主任用人不受任何行政干预。尽管北京市一年为生命所拨款不菲,但在选才时,政府部门甘愿把“考官”的权力交给“更专业的人”。

生命所科学指导委员会由24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组成,包括10名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年轻的院士王晓东,就是通过这些“更专业的人”的评估推荐出任所长。其他23名海外引进的优秀科学家,均由生命所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成立的招聘委员会负责遴选。

政府不干预,不仅表现在“选”,也包括“弃”。根据合同,领军科学家进入生命所后,每5年由各自领域10名国际权威专家重新评估,决定去留。目前,已有8位领军科学家通过评估,两人未获专家组认可被解聘。

在中关村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眼里,“更专业的人”不只是科学家,也包括对市场、产业更灵敏的企业家、风险投资者。目前入选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的137位人才,全部由一个专门的企业家顾问委员会推荐选拔,而政府更多参与后续服务,对入选人才给予100万元奖励,提供签证居留权、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便利待遇。

在美国硅谷,企业大量诞生与消亡的背后,人才呈现几股明显的流向:大学科研人员热衷创业;企业做大后转做天使投资,发掘新兴技术和创业天才;投资成功后再回到大学做兼职教授,启蒙新一代创业者。这种流动机制源源不断地把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技术和资本高效率整合,用实战锻造出伟大的企业和领军人才。

随着创业板开通、股权激励等人才激励政策的实施以及“联想之星”等培训机构的出现,硅谷式的人才流动培育机制正在中关村运转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市场引力,不断涌现出创业千里马和投资伯乐。

2007年底,联想控股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了旨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门针对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进行培育的人才培养计划——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培养对象是那些掌握创新的科技成果、同时具备较大产业化空间的创业企业CEO,或尚未成立企业,但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科技项目产业化带头人。柳传志率企业一线的领导者和高管担任“联想之星”的讲师,与学员分享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战经验。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已成功举办四期,有210名创业者顺利完成培训。于2010年开始举办创业大讲堂,累计参会的人数近6000人。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通过各类专项计划引进海内外人才4962人,新增海外高层次人才436人。通过建设人才特区,中关村企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提升,拥有博士学历人才和硕士学历人才超过14万名,其中2011年新增1.9万人,同比增长16.8%。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