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赢在国人需要笑

《泰囧》赢在国人需要笑

很多国产大片,都可谓“话题电影”。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历经《功夫》、《无极》等,到2011年底的《金陵十三钗》,这些电影的投资大小、演员阵容、导演风格甚至边缘绯闻,都会成为社会话题。“全民排队看大片”,在导演、评论、市场、观众的多向互动中,不仅呈现文化市场的供需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大众的一种娱乐倾向。

今年贺岁档的黑马《泰囧》却堪称奇迹。1月12日,票房超过12亿,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电影,3800万人次的观影,把《阿凡达》的纪录也甩在身后。这样一部成本仅仅3000万元的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的中心话题,有点出人意料。它并不遵循以往话题电影的传播模式,而是一部所谓的“口碑电影”。也正因此,它更可看作一个社会心态的“试金石”。

正如很多人指出的,《泰囧》弥补了贺岁档喜剧的真空,在观众最需要笑的时候适时出现。整部片的笑料虽然平庸,却几乎没有任何观影的门槛可言。也许正是如此,它才能吸引到这么多的观众:的确,现在正是国人需要笑的时候。

在现实中“太囧”,才需要寻找一些娱乐元素来释放自己。轻松的喜剧电影走红,映衬出现实生活的几分沉重。房子、孩子、车子、票子、位子,太多烦心事。中国社会如同一辆高速前行的列车,在这样的列车上,每个人都难免一同加速。在这种情况下,走进电影院不仅仅是为了接受教育,更是为了放松心情;也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审美,更是为了获得片刻欢愉。

《泰囧》前后,是《一九四二》、《王的盛宴》这样更宏大、沉重、也更个人化的电影,即使是《少年派的奇幻之旅》,也在表面的华丽之下,藏着一个残酷的生存故事。显然,相比这些电影,《泰囧》多了几分轻松的狂欢气氛、浅显的心灵鸡汤和肆无忌惮的滑稽搞笑。正是这样的轻松,让更多观众找到了坐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看电影的理由。

契合了整个社会的心态,这或许是这部小成本电影走红的深层次原因——更何况其中还有如何理解名利、如何回归单纯的“心灵主题”。排解压力、舒缓焦虑甚至是在泰国乡野和宗教寺院中寻找心灵依托,这是《泰囧》对观众的心理按摩。

实际上,又岂止是《泰囧》?末日预言之下,玛雅体造句、三行体遗书,末日促销、转让船票……各种近乎狂欢之中,同样能看到释放这种压力的迫切需求。夜店迪厅中随强劲节奏晃动的年轻人,喝得面红耳赤趴在洗手池边呕吐的中年人,网络上的各种吐槽、现实中的种种段子,无不和观看《泰囧》时的放声大笑一样,呈现着转型期人们的纠结、矛盾和期待。

如果我们注意到前几年大多数观众对国产大片“边看边骂”的盛大场面,那么就能理解这种对“大片”的反弹情绪,借助《泰囧》获得了某种释放。《泰囧》的火爆,是观影群体对“开放”与“平易”的热切渴望。在某些观众眼中,《泰囧》也是自己生活的一种写照。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