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薪已入罪,讨薪有了法律托底

恶意欠薪已入罪,讨薪有了法律托底

恶意欠薪入罪,终于有了明确标准。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明确什么是恶意欠薪“数额较大”。对正为讨薪发愁的农民工,这无疑是更有力的法律支撑。

实际上,恶意欠薪入罪已快两年,但全国仅有120人因此被追刑责。其中有依法维权成本太高、渠道不畅的因素,也有法律规定比较原则、难以落实的原因。确定相关标准、细化具体规定,才能让法律武器真正“扬眉剑出鞘”。

说到底,欠薪是个法律问题,讨薪需要法律托底。仅仅有道德义愤,难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各种讨薪新闻中,能看到农民工的无奈,更能看到他们对权利救济渠道的渴盼。以法律手段,加重欠薪处罚,不仅能在维护公平正义中展示法律的尊严,更能在救助弱势群体中体现法律的力量。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将近,希望在法律的保护下,农民工兄弟们都能拿到薪水,回家过个好年。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