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要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党的建设要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方面。这是第一次明确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是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也体现了党的建设新理念、新思路、新任务,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意义十分重大。

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展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这是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总方向、总任务。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党的建设本身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发展,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党的建设与政治路线相联系是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正确的政治路线标志着党的领导的正确性,也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这是因为,党的政治路线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行动纲领。党的建设只有围绕政治路线进行,才能把全党的意志和行动集中到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上。党的政治路线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因此,党的建设只有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也才能真正体现党的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的具体体现和要求,坚持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当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靠发展来巩固的,也是在发展中推进的,对所面临的问题也同样需要通过发展加以解决。发展是基础,发展是根本,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所以,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发展问题,以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作为执政党根本价值的体现,也是检验党先进性的历史标准。因此,要通过党的建设为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调动更大的社会力量、夯实更牢的社会基础、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更优的社会氛围、聚集更丰富的社会资源、提供更高层次的社会人才,以促进和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报告还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的先进性质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曾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为此,党的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必须具体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实践中。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就是有效的实践途径和具体举措。通过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以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社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各种实惠,真真切切感受到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成效。通过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带动、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党内要体现“以党员为本”。党是由党员政治个体构成的政治集合体,党员是党内的主人,党员组成的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党的建设需要发挥党员的作用、体现党员的意志、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让党员广泛、深入、充分、有效参与到党内生活中来,真正体现和发挥党员在党内的主人作用,确立和保障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同时,党的组织要主动关心基层普通党员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党员,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家”的温暖。为此,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这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党内生活中的生动表现和具体要求。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着对党员重义务轻权利、重管理轻服务、重党员作用发挥和轻党员实际需求等现象。要看到,党的活力源于广大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员不仅是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同时也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对于加强党内团结、增强党的活力、促进党内和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党的建设要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样,党的建设也必须贯彻落实好这个基本要求。全面,要求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都要科学发展,要注重党的建设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五大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只有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才能全面发展,并取得更显著的成效。若是党的建设仅仅单项推进,就不可能取得显著成效,即便取得一些成绩也难以保持长久。因为,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相互都有内在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协调,要求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一致,注重党的建设工作发展的科学均衡性,而不是轻重不一、大小不等、长短不同、上下不齐、远近不均等等。目前党的建设的不均衡性有种种表现,如长期以来我们党比较重视思想建设,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再如注重党员数量的增长,而忽视党员质量的提高,等等。可持续,要求党的建设有持久性、连续性,要注重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结合。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不可持续性有种种表现:如有的地方“两新组织”建设,只注重组织的“搭建”,而忽视组织的内在机制的运行。再如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只注重对流动党员的一般性登记建档,而忽视对流动党员的严格性教育培训。

坚持党的建设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需要对党的建设进行整体性设计、整体性推进、整体性评价,以使党的建设达到整体性的全面提高目标。为此,在党的建设的工作实践中,要处理好党的建设的局部工作与整体工作、微观层面工作与宏观层面工作、一般性工作与重点性工作、阶段性工作与长远性工作、上级党组织工作与下级党组织工作等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开展每一项党的建设工作中与其他党的建设工作联系起来、衔接起来、对称起来,尽可能达到党的建设工作的一致性、同步性、融合性、有机性。需要建立科学的制度规范、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立足于当前并着眼于未来进行战略性谋划、构建,以保证党的建设工作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而要保证党的建设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要形成党的建设工作的内在驱动力,不仅要制定科学的制度规范,更要建立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良性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和强化党的建设工作的多层面实施主体,并形成有机运行的科学的系统的方式方法,以切实增强党的建设工作的长效性。

党的建设要体现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党的建设必须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实践中。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兼顾各方,统筹谋划、综合平衡,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为此,需要把党的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宏观把握党的建设的全局动态和走势;需要在党的建设的实践中,考虑到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群体对党的建设的认同、需求和作用、影响;需要把党的“五大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均衡推进;需要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同时,突出党的建设重点、难点;需要处理好近期党的建设任务与长远党的建设发展目标等关系。

党的建设实践表明,在加强党的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丰富党的建设的内容,更要有效运用科学的方法。党的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科学的党的建设内容,党的建设方法就无法存在;没有科学的党的建设方法,党的建设内容也无从表现。因此,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的。科学的方法不仅是一种形式,也反映出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理念。而科学发展观中所强调的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就是党的建设的科学方法。当前,运行好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对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如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推进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就是党建工作实践中的重要课题。在很长时间,城市基层党建资源比较丰富,而农村基层党建资源则相对匮乏,城乡基层党建不平衡现象比较普遍。因此,需要有效解决城乡区域共享党建资源,促进城乡区域基层党建资源双向流动起来,改变城乡区域基层党建“二元分割”现象,为此需要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此外,按照统筹兼顾的党建科学方法理念,既要抓好企业、农村、学校等基层组织党的建设,也要抓好党政领导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要抓好普通党员教育,也要抓好领导干部党员教育;既要抓好发达地区党的建设,也要抓好“老少边穷”党的建设;既要重视国内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也要注意在国外企业中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既要抓好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也要重视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既要注意丰富党建内容,也要注重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既要发挥党员在党建中的作用,也要发挥普通群众参与党建的积极作用;既要全面抓好党的各方面建设,也要抓住党建的重点问题,等等。另外,党的建设需要长远谋划、战略布局,如年轻干部的培养就需要从长计议,着眼于未来10年、20年或更长时间,以解决党的接班人问题,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后继有人。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