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3)

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3)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转化为建设实践

自信不应仅仅停留在思想和认识层面,而应转化为实际行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目的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自信,实现自信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培养科学精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付诸实践,前提是具有科学精神。如果不能以科学精神来践行自信,就很可能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精神实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来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不断提升实践自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向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扎实迈进。

坚持真抓实干。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多么科学的目标,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实际、立足岗位,真抓实干、只争朝夕,以实干苦干托起民族复兴的梦想,坚决反对夸夸其谈、摆花架子。

不懈探索规律。能否科学总结经验,把握客观规律,不断发现真理,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启示我们,应在加强对规律的把握和对经验的总结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并着力将其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