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多党合作制度与政党关系和谐

转型期多党合作制度与政党关系和谐

政党制度规定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促进和谐的政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为政党关系和谐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在这一制度架构里,既有一元的核心领导,又有多元的结构特点,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创立了崭新的政党关系,这其中蕴含着的和谐因素,奠定了和谐政党关系的基础。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为政党关系和谐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多党合作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具有政党政治地位的合法性、政党组织的独立性、政党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政党监督地位的平等性、政党政治决策的科学性等特点,为创建一种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基本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型政党关系和共存、共生、共荣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提供了政治保障。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既体现了共产党的领导,又充分发挥了各民主党派的作用;既为各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提供了宽广平台和稳定的制度保障,又防止了因政党之间利益之争而可能导致的政治不稳定,为政党关系和谐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二、转型期影响我国和谐政党关系发展的因素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和谐的政党关系;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给政党关系带来了巨大影响,使我国和谐政党关系建设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将给和谐政党关系带来新的挑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渴望参与社会政治的意识空前高涨,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化、世界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政治文化、政治价值、政治文明有了全新的、不同的审视视角,尤其对我国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政治考量也产生了变化并寄予了新的期望。这必将给政党关系带来深刻影响和严峻挑战。从国际范围看,构建和谐政党关系还面临着西方政党制度的冲击和严峻挑战,长期以来,社会上有些人认为“西方政党制度具有普适性”,习惯于用西方的政党理论和政党制度来衡量和评价我国的政党制度,无视我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也不利于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谐关系的发展。

(二)从政党制度本身来看,存在政党关系不和谐的潜在因素

和谐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本质特点,但这并不是说和谐的政党关系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我国的政党制度本身既存在着和谐的前提、基础和根据,又包含或者说潜藏着某些导向不和谐的因素和可能,如容易出现忽视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把参政党的合作作为一种“摆设”的危险;在缺少竞争压力下,执政党的各级组织难以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和激发参政党的活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中,参政党会对执政党形成惯性的依赖等等,这些都会成为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实际障碍。

(三)民主监督在实践中的缺失,使和谐政党关系面临困境

“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直到他遇到边界为止”。对于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在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对自身执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迫切需要参政党以诤友的肝胆和胸襟,来激活政党革新、进步的动力和活力。在社会多重转型期与发展期,社会利益急剧分化、多样化,我国的政党制度需要不断强化政党的民意表达、利益整合功能,拓宽和深化政治参与的渠道,使多党合作制度确实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这就要求在政治生活运行机制的每一环节上强调民主党派的监督职能和作用。这样做一则可以提高我国政党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二则可以充分发挥政党监督这一预防和惩治腐败利器的作用。

(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滞后影响着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

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发展的需要相比,同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比,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理论还处在初级阶段;党派的界别特色逐渐模糊,发展定位存在某些重叠;党派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规范;新生代党派成员缺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意识,或在工作中完全依赖执政党的各级统战部门,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力、理想信念、参政能力等都有待提高,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任务艰巨。这些现象影响到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和水平,也影响到参政党在执政党和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进而影响到我国政党关系和谐和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