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提交提案,一次会议共收提案1079件,提案围绕国家大事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内容与群众关注点越来越贴近。(3月3日 新华网)
提案是政协委员发挥职能作用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政协委员是否认真履职的重要标准。当然,过去我们也有一些“菩萨委员”,当了几届政协委员,从不提提案。也有一些委员草草提出一些吸引眼球而内容空洞的“雷人提案”,除了掀起社会的口水战和消耗社会资源外,没有任何实在的社会效益。例如,老婆做家务,老公应该发工资;关闭社会网吧;发行千元货币等。但这届政协收到的提案,形势大有转变,政协委员的“菜”越来越对群众的“胃”。
菜对上胃口,用心是关键。以前部分委员炒的菜,不对群众的胃口,关键是没有用心。面对提案,草率、应付,交差了事,结果报上去成了“笑柄”。实际上,群众的“胃”并不“挑食”。只要是实实在在地破解当前中国面临的困境、解决群众的困难,具有可操作性的提案,群众的“胃”基本上都是可以满足的,并且易于消化的。
本届政协收到的提案大多是围绕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房价楼市、环境保护等国家重视、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建言,质量稳步提高,反映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提案增加,提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对群众的胃口。可以肯定的讲,人民群众胃口好,消化、吸收的效果肯定会更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