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近年来大量矛盾冲突和舆论危机案例,可以发现有很多都起源于群众诉求的不能满足,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唐福珍自焚事件、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云南孟连事件、贵州瓮安群体性事件等,都与群众诉求得不到满足有关。一些地方的群众之所以不断上访,也是由于有关部门“打太极”、“踢皮球”,对他们的合理诉求不管不顾。说到底,是一些干部在面对群众诉求时出了问题。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不愿回应群众诉求,使群众不得不求助上一级部门;有的干部缺乏基层经验,不会回应群众诉求;有的干部明哲保身,不敢回应群众诉求;还有的丧失群众立场,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使群众积怨日深,最终引发矛盾冲突。所以,作为政府,作为为人民服务、为民众排忧解难的党政干部,有义务时时关民生,了解民众的诉求,对于民众的合理诉求也要认真对待尽量满足。但是在很多地方,群众的诉求却无处表达,即便找到了地方也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上访无门;诉诸法律上诉也会遭遇“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让群众怨怒积存,无处发泄。当常用的渠道无法让诉求得以有效地表达时,一些非常的手段便会被利用起来。再加上各种合理诉求与极端表达手段相交织的案例,那些在司法渠道与信访渠道中不断往返的案件,那些“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逻辑,也使更多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和回应的群众宁愿选择“非常”手段,以使自己怨气得消、诉求得逞。因而各种各样“非常”的事件和舆情也就不可避免。政府只能被拉入到舆论漩涡的中心,穷于应付。民众有各种各样的诉求是正常不过的事,不要把群众找政府谈诉求就认为是在故意找茬,影响社会稳定,因而急不可待地“截访”,甚至将上访者关进“黑监狱”。更不要认为没有群众上访,就是天下太平。政府应当看到民众正当诉求的正常性和日常性,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每位群众的利益诉求,并通过协商的方式平衡、法治的方式解决。在面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时,作为基层干部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帮助群众认清当前的形势,正确认识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可以实现的;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无法实现的;哪些要求看上去合理,但是超出当前实际,暂时无法实现。对合理的、可以实现的要求一定要通过千方百计的努力和工作,实现群众的利益诉求。同时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一定要善待群众。不管群众是有理还是无理,不管群众是来信还是来访,我们都应当以礼相待,尊重为上,以真心和真情,对待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真心真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安定他们的情绪,抚慰他们的心灵,一定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什么样的危机也会悄然化为无形。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扎扎实实为民解困分忧,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负面的信息必然就会少得多,也就不会使我们时时陷入舆论的包围和危机之中,而天天去“穷于应付”。
十年无视民众诉求引发江西抚州历史最大爆炸案(2)
- 青年关注十大话题(2025): 诉求、价值及响应2025-07-29
- 黑龙江省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案例2025-04-27
- “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巡讲启动2024-05-22
- “理论微宣讲”市级示范团巡讲启动2024-05-22
- 不遏贪欲祸身 不受监督自毁——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原四级调研员房志秀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2024-04-11
- 私利羁绊迷失方向 家风不正越陷越深——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成员、理事会原副主任杨兴友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2024-04-11
- 贪欲不可纵 伸手必被捉——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原主任何发理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2024-04-11
- 靠环保吃环保 欲无度节不保——海南省地质局原党组副书记、局长邓小刚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2024-04-11
- 擅权贪利 跌落深渊——四川省安岳县政协原主席魏斌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2024-04-11
- 搭圈子勾兑利益 纵贪欲身陷囹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王勇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2024-04-11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董昀 |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 【党员课堂】陈坚: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作风建设篇
- 铭记抗战历史,在吾辈自强中勇毅前行
- 算力跃居全球第二 数字中国崛起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超越竞技范畴的技术革新引擎
- 用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激活消费引擎
- 绿水青山间的富民路——“两山”理念二十年实践启示
-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深刻把握持续践行“两山”理念
- 王莉:【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以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奋斗之路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千年生态智慧闪耀绿水青山间
《地道战》背后的真实抗战史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行”与“径”:新时代的行动与实践
文化主体性的“魂”与“根”: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的文化主体性
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从近代困境到当代觉醒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