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综合评论:
别消费我们的同情心!
“当大家都以为这个女孩如此善良的时候,却发现这竟然是场炒作,网友的同情心肯定被伤害透了。”昨日,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重庆市社会学学会会员李光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商业作秀,通过制造热点事件,博取人们的眼球的做法,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不应该颠覆人们的同情心,破坏真善美,否则其效果必定适得其反,“以女孩喂饭为例,如果是展会进行的炒作,他们可能因为这个事情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但是人们的感情也因为这场策划而备受伤害,他们可能会因此对展会产生抵触心理,那么展会最终也就不会达到自己想要的营销结果了”。
李光荣说,“文芳”事件是一场失败的商业炒作,值得其他商家进行反思。
襄阳网:
在网上看到一种议论:有人认为,这无论是否炒作,都传达出扬善的“正能量”。这种论调十足惊人,传达“正能量”难道可以靠“瞒和骗”的手段吗?以善良或者正义之名而行欺骗之实,难道不是道德败坏的事情吗?
当“深圳最美女孩”在镜头下给残疾老人喂饭,善良就成了一种谋求某种利益的表演,而一切关于善良的表演,不仅仅因为欺骗而加深社会信任的危机,更因为利用同情而抵消了善良本身的意义。
如果这真的是一场炒作,那么它为商家和筹划者多赚了一些钞票,却使那些付出同情传递善良的人们很受伤。当我们的同情心遭受欺骗和利用,我们有理由表达我们的愤怒,并且这“愤怒”是可贵的,证明了我们不再是鲁迅笔下的“看客”。
我们不仅要愤怒,还要睁开眼看,昂起头问:在我们周围,还有多少关于善良和正义的表演?比如那些摄像机下的“亲切慰问”,比如那些聚光灯下的“高调慈善”,比如那些激动人心的来自“微博大V”的“摇旗呐喊”,是否也有作秀的成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