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

守住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始终贯穿着“法治”的理念与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执法者的内心道德是司法公正的内在保障,也是司法公正的人性基础,没有道德高尚的法官就没有公正的司法判决。

守住廉洁底线,维护司法形象。“公生明,廉生威”,没有廉洁,司法公正就无从谈起,司法公信力就荡然无存,司法权威就岌岌可危。“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廉洁从政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是构建廉政网络。抓预防,整章建制,建立分权制衡的工作机制,实现以制度管人、管案、管事;抓教育,正反结合,用正面的先进人物激励干警,弘扬正气,用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引以为鉴;抓文化,潜移默化,通过发挥各种文化载体的熏陶和导向作用,促使干警形成廉洁的自觉意识。二是狠抓作风建设。重点解决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衙门主义作风,审判过程中态度不端、举止轻浮、言语粗暴等问题;工作过程中办事效率不高、工作消极怠工、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三是加大查处力度。“严”字当头,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对违法违纪实行“零容忍”。

守住为民底线,维护司法宗旨。“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司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认同度、信任度和满意度。一是树立为民之念。始终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我们的神圣职责,依法平等对待保护诉讼当事人,为他们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救济渠道。注重服务细节,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差错,做到“六个好”即“办好每一起案件,开好每一个庭,接待好每一个当事人,写好每一份法律文书,化解好每一起矛盾纠纷”。二是完善为民之策。推广便民措施,如积极探索预约立案,网上立案等便民立案方式,推行“田间审判”“假日法庭”等诉讼模式。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做好审判外的服务工作。三是提升为民之功。练好“三功”:练好法学理论功,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创新学习方式,打好法律功底;练好驾驭庭审功,通过开展庭审观摩、老法官授课等活动,提升庭审驾驭能力和技巧;练好化解矛盾功,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矛盾化解的好经验、好做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的意义深远,任务艰巨,需要我们以更强的责任感去担当,以更加紧迫的危机感去对待,以更加果敢的决心和勇气去实践。只要深入贯彻十八大报告精神,落实“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就能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的宏伟蓝图,实现“让人民群众公平享有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最终目标。

(作者系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