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南大“旗袍女神”走红透视中国教育创新(2)

【案例】南大“旗袍女神”走红透视中国教育创新(2)

【事件发展】

才女

自编自导自演“民国微电影”

在南大仙林校区,不少人都曾目睹过戴颖带来的“穿越”之感:钢筋水泥间,突然出现旗袍女子,丝毫不在意旁人眼光,径自走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不就是‘旗袍姐’吗”“女主角挺有民国风情”“见惯她平常装束,对此毫不诧异”……在南大小百合BBS上,微电影《断锦》剧照发布,撇开电影本身,戴颖这个女主角更受关注。

这部名为《断锦》的“民国微电影”改编自戴颖原创的40万字小说,她担任编剧、主演和制片人,期待还原一个真实的民国故事。“这部电影里,所有的服装、饰品甚至是电报、旧报纸都是我自己做的。”剧中的服装,戴颖很讲究,“女主角的服装由素雅到绚烂,到最后就成了如斯嘉丽一般的‘乱世佳人’;女二号是一位‘洋派淑女’,所以从头到尾她只穿洋装。”

谈起民国服装,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旗袍”,正如很多人对她一贯的“旗袍印象”一样,可这却是戴颖急于澄清的问题。“民国的服饰不仅仅有旗袍,还有许多流行元素,当年的一些西洋装扮也都非常好看。”

在戴颖的人人网主页上,有一个相册名为《近现代服饰演变史》,由戴颖本人演示了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的女生装扮,光旗袍的展示就涵盖20年代到50年代。

淑女

钟爱裙装的90后“女红”高手

如果走进戴颖的宿舍,大多数都会感叹一句:她真是活在上个世纪的现代人。梳妆台上,尽是民国脂粉、发簪胸针;衣柜里,都是旗袍、洋装,还有些是昆曲戏服。

“女红”这个词对90后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可出生于1991年的戴颖却是个“女红”高手,针线、纺织、刺绣、缝纫都会。“衣柜里有一半的衣服都是我自己做的,我喜欢以前的服饰,那是一份优雅的美。”宿舍里没有缝纫机,戴颖一般都在常熟家里做衣服,“先要设计,然后打板、裁剪、缝纫,如果是戏服,还得绣花,因为机器绣的太丑。”

对于戴颖来说,会做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手里的阳伞是自己做的,耳垂上的耳钉也是自己做的。

“淑女就应该是以裙装示人,我从小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穿着洋装或旗袍游走在校园中,少不了招致怀疑和吐槽,“但这是我对美的认识,我只穿我觉得美的衣服,每个人喜欢的都不一样。”戴颖说,自己并不局限民国服饰,只是追求当年那种原创服装的美声音。

宿管阿姨:她是我们这栋宿舍楼的“女神”,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张爱玲在世,是不是就是她这副模样。

室友:她是个真性情、不虚伪的人,虽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我们相处融洽。我们能理解她坚持的那些,理解她对民国文化的追求和向往。

自评:南大是个特别宽容的学校,这里的老师、同学都能接纳我。坚持这样的装扮,也有人会叫我“奇葩”,但我觉得我没有做错事情,不应该去迎合别人的评判。

“旗袍女神”不过是“校园奇葩”

她是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也是校园里独特的风景线:因为一年 365天,她均是旗袍、洋装着身,摇曳在现代建筑间,绰约生姿,引人注目之余也引来争议。现在,因为一部自己的“微电影”,戴颖突然又“红”了。

冬夏春秋,裙裾飘飘,“旗袍女神”在大学校园里的“穿越”式存在,注定了会收获少见多怪的“奇葩”化评价。好在,坚持“不迎合别人评判”的戴颖,自当明白“有舍才有得”——既然做了“只穿自己觉得美的衣服”的“旗袍女神”,就不去过于在意别人的感观和说法。

“旗袍女神”如果仅仅只有“爱穿旗袍”的一面,那与曾经大摆“S造型”的“芙蓉姐姐”,便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所以,媒体在报道“旗袍姐姐”的另类穿着时,还以较多篇幅介绍了其“才女”“淑女”的才艺衬照。如此一来,到底是“旗袍女神”炒作了她所主演的“微电影”,还是“文艺天赋”抬高了她的“女神形象”,就变得扑朔迷离、见仁见智。即使一些看客还是难改“奇葩”印象,至少也是一朵“高素质的奇葩”了。

不过我想,就像象牙塔里的爱情,往往逃不过“炫烂而始,无疾而终”,南大文学院的这位“旗袍女神”,尽管今日义无反顾地坚持着她的“个性之美”,但却终究不能忽略“特定环境”的“特殊张扬”。倘若换了将来毕业之后、走上社会、进入职场,她的这种“旗袍情结”,要是还能毫不走样地肆意坚守,那才真正称得上是“女神级”的“爱衣如命”了。

我真的以为,“旗袍女神”不过是“校园奇葩”。正是因为有着大学校园这样的独特氛围和包容环境,这朵“校园奇葩”的突兀存在,才可以相对安稳地“我行我素”。这倒并不是说,现实语境中必定容不下一位“旗袍女神”,而是讲,进入了“柴米油盐”的俗世生活,“求同存异”的个性展示,显然就与菁菁校园里有了天壤之别。这不仅仅是“人以群分”的简单规束,有时更是融入团队、拓展交往的“必要自律”。很难想象,现实中的我们,假如与“旗袍女神”这样的人物离得太近,招致外界怀疑和吐槽的,恐怕就不只是“女神”本人了吧。

校园里的宽容和包容,未必等于现实社会的复制与粘贴。“旗袍女神”作为一朵“校园奇葩”,不管褒义贬义,都还无妨“我自岿然不动”。然而,一旦踏入了现实社会,在许多方面,就很难做到由着性子的“极端表现”。一年 365天的“奇葩化穿着”,校园里或许会被称作“风景线”,到了“外头”会是怎样的议论,你试试?

是不是可以这么来概括:“女神”欲无恙,“奇葩”长校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