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热钱”流出的潜在风险(2)

国内“热钱”流出的潜在风险(2)

当前并没有大规模热钱流入的确凿证据

根据央行2013年3月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1月末,我国外汇占款达26万多亿元人民币,仅1月新增外汇占款高达6千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全年外汇占款增量多出近四成,创下外汇占款增长史上的单月增幅新高。于是,国内外不少机构和媒体纷纷认为,境外热钱已经大量涌进中国大陆,似乎形势相当严峻。笔者认为,今年1月份外汇占款激增是市场的一种特殊现象,绝不是热钱的大规模流进。主要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热钱的不可统计特性。所谓境外热钱,是指来自港澳台和国外的投机资金,主要采取短期投机的方式快速进出我国大陆以追逐高额利润。由于我国目前还是实施外汇管制政策,不少热钱为规避制度约束只能通过地下钱庄等非法渠道跨境流动,没有被列入在统计范畴之中。更为重要的是,热钱概念模糊且难以辨别界定、流动隐秘且难以监测,根本就不可能计算热钱的实际规模,最多也只能进行测算。在我们的实际调研中发现,往往一些被统计为热钱的实际不是热钱,一些被认为是正常资金的却往往是热钱,因此对于“热钱”具体规模的统计应该慎重。

其次是,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量较大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过往大部分年份1月份的新增外汇占款数据都比其它月份较高,主要缘于新年之交是私人部门结售汇意愿较强的时点。主观原因是2012年第四季度结汇业务受汇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汇意愿被推迟至1月释放出来。因此1月民间结汇意愿的增加导致了特有的外汇占款激增情况。

笔者根据我们课题组就地下钱庄资金流动情况统计分析,也认为今年年初的确有境外资金加速流进我国大陆的迹象,而且以短期资金为主,但并没有大规模热钱流入的确凿证据。

但是,近期我国也确实面临境外资金流入的压力。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指数连续数月攀升,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使得跨境资金流入国内的动力增强。另一方面,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目前全球跨境投资整体呈下降趋势,我国去年也已经出现外商直接投资放缓,甚至撤资到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苗头,但今年2月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82.14亿美元,同比增长6.32%,是连续8个月负增长后首次恢复正增长。以上几方面的情况都表明,近期我国面临境外资金加速流入的可能性。

热钱对中国不是问题

我相信热钱对中国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4.3万亿。热钱的流入大概是2000亿人民币,和我们巨大的外汇储备相比,热钱的问题对中国政府并不是一个很大的令人头疼的问题。我完全同意此前的说法,就是热钱是非常危险的,对某些经济体来说,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出现了问题,所以热钱会对他们造成危害。如果中国能够保持相应理想稳健的经济增长率的话,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继续进行下去的话,那就会产生更多的投资机会。热钱就会变成冷钱,就会长期留在中国投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仍然要强调一点,中国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对投资者不要进行强有力的控制,不要对流入和流出进行紧密控制,我觉得这是一个积极的态度。

——中国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

中国必须成为一个有效的循环者

如何应对热钱或者冷钱的流入呢?关键词就是循环。中国必须成为一个有效的循环者,当钱进入中国经济体之后,我们必须找一个方式鼓励我们的钱到海外投资,不仅到海外,而且能够找到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进行投资。这个钱流入中国,还要流出中国。如果中国经济可以找到更好的回报率,我们钱可以投到外面去,进来的钱和出去的钱就会形成一个平衡。

美国经济在过去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也在进行一个循环。他们流出的钱的回报率高于流入到美国的钱的回报率,但是很遗憾,在金融危机发生几年前,相反的事情发生了,流入的钱并没有带来很好的回报率,而是用钱为本地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融资,所以导致了很大的问题。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