潲水桶里有张神秘“滤网”
在厨房外的鸡笼旁,有两个一米多高的大塑料桶,远远能闻到鸡屎、潲水等各种混在一起的气味。所有从餐桌上回收过来的火锅残汤,都要在这两个桶里倾倒干净。其中一只桶加装了塑料筐作为纱网,锅底里剩余的渣滓都被滤在筐子内,装满之后倒干净再放上去。
记者第一次询问两只大塑料桶里的泔水的用途时,一位工人谎称“卖给养猪场”。“那为什么其中一只还要特意加上滤网?”记者继续问,他只简单说是用来“过滤渣滓”。心存疑问等待两天之后,记者与几位工人熟络起来。记者再次提起那两个潲水桶,“听说有些火锅店会回收餐桌上撤下来的锅底,再给客人吃?”一名工人轻声说:“是的,我们这里也有。”他说,泔水桶里加的“滤网”就是为了收集红油汤底。
潲水20分钟变“纯油”
4月1日上午,是记者进入厨房的第三天,记者随一名工人在后厨“见识”了熬油技术。
只见他把炒菜用的灶台点火,把那桶“不明液体”放上去,开始熬制。他说,并不需要特殊的熬制工具,也不需要添加特殊配料,“这些汤里原本就有调料,味道够了,不需要再加。就在这种一般的灶台上,熬制二三十分钟就好了。”他介绍,大火熬制的目的是为了“提纯”,把油中的水分蒸发干净就可以用了。
记者看到,在大火上熬制数分钟之后,桶里开始冒白汽,桶内的“不明液体”开始翻滚,涌出白色泡沫,就像水开了一样。这种状况持续了十分钟之后,白汽逐渐变为淡淡的青烟,也不再有泡沫,就像常见的油锅被烧开了一样。
20分钟之后,熬制完成了。
记者仔细看上去,桶内“油面”深度比之前少了大约十厘米,在桶壁上显出明显的痕迹。“那些减少的部分,就是蒸发掉的水分。”
熬制完成的“纯油”,看上去与正常的食用油颜色不同,呈深褐色,像是正常的食用油被重复熬炸之后的样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