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阅读不能浅尝辄止

“微时代”阅读不能浅尝辄止

摘要:人民日报报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产品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随之而来的“微阅读”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生态。在阅读碎片化的“微时代”,我们还需静下心来,深入思考阅读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意义,坚守长阅读、深阅读,让思想之树根深叶茂。

人民日报报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产品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随之而来的“微阅读”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生态。前不久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70岁的国民对数字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1.7个百分点。

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微时代”的这些特征,似乎注定了我们只能选择“微阅读”——在间断、短暂的时间中迅速获得有效信息、享受娱乐消费。在时间就是最大成本的现实下,简单、快速、犀利、生动的“微阅读”,确实备受人们青睐。

“微阅读”作为浅阅读,解决的是彼此孤立的、碎片化的信息接收的问题,它只是一个信息粗加工的形态。如果,仅仅满足于从浅阅读中获取碎片化的知识或信息,沉溺在“微阅读”带来的简单、浅表的愉悦中,就难以充分获取思考、创新和叩问心灵的力量,我们自身则可能因耽于“微阅读”而变得肤浅。更何况,有很多领域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领域。比如《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资本论》写了40年,这些作品的厚重与丰富,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

也许有人会说,阅读是我个人的事,深浅与否与他人无关。实际上,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特别是对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来说,深阅读万不可废。

可以说,阅读可以是休闲、娱乐,但不应止于休闲、娱乐。时间的缺少,科技的发达,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我们远离深阅读的借口。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唯此,我们方能领略到书中魅力,才能让自己免于浮浅。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阅读碎片化的“微时代”,我们还需静下心来,深入思考阅读对于个人乃至社会的意义,坚守长阅读、深阅读,让思想之树根深叶茂。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