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000万光棍”社会问题探析(5)

【案例】“3000万光棍”社会问题探析(5)

【启示与思考】

从理论上讲,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是一种“人口生态”危机,而且失调范围越大,问题和挑战就越大。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具有一种滞后性,可能被生命周期演变的力量所消解。

回溯中国的文明史,我们发现人口的发展存在着十分奇妙也十分残酷的自我平衡机制,出生时多出女孩不少的男孩在整个生命周期却遭遇了更高的死亡率,从年少时上树和下河的死亡风险到青壮时参战和过劳的死亡风险都证明着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死得更多。

总结历史的经验,我们看到了“王朝更迭”与“人口增减”的循环作用机制。在古近代中国的帝王治术中,“广土众民、实力人口”是共同的追求,因为男孩长大之后意味着劳力、兵员和赋税的来源。所以,男性人口增殖的相对多和快也激发了统治者的雄霸之心,暗示着成就帝王之业的“资本”。然而,狼烟四起之时必然是赤地千里、人口锐减。姜涛博士推断:“战国后期直至汉初的人口性别比不会很高,出现男少女多的情形也是极有可能的”。

历史经验表明,在死亡率主宰人口增减的年代,人口的增长是缓慢的,人口加倍时间往往需要六七十年甚至上百年,但人口减少却很迅速、很猛烈,一二十年就可使人口减半。一般新朝初建,大局未定,人口的增长是不稳定、不规则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可以提供一个人口增长的准备期。遇到太平盛世,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就会进一步演变为偏高的总人口性别比。

从遏制人口出生性别比升高这个角度上讲,关键是两个措施。第一个措施是利益导向的政策措施,就是提高女童、女孩、女性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让生女孩的家庭感觉到和生男孩子没有多大区别,甚至优越于生男孩子。第二项措施就是法律制裁的措施,对于用B超进行婴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必须在法律上严厉打击,严格制裁。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