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人人都是“少年派”

并非人人都是“少年派”

摘要:进入5月份以来,我省廉江市、博罗县、五华县已至少发生三起未成年学生溺水事故,共计造成超过10人死亡或失踪。切记并非人人都是“少年派”,我们要学习知识,学会敬畏,而不能陶醉在“少年派”的幻境里,也不能游走在虚幻的“精神”里。

进入5月份以来,我省廉江市、博罗县、五华县已至少发生三起未成年学生溺水事故,共计造成超过10人死亡或失踪。5月12日,教育部再次要求各地各校加强安全教育,并提醒家长课余时间、周末和节假日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教育,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教育部的快速及时反应值得赞许,但很明显,这已不是第一次要求加强安全教育了,虽不知教育部的“再次”要求已经“再”了多少次,但安全教育的效果仍是“名归实不至”,频发的学生溺亡悲剧就是明证之一。

每到夏季,学生溺亡的悲剧都时有发生,而且很多危险区域总是一再地出事。每逢这个时候,媒体公众总会痛斥安全教育的缺乏,彷佛一切都是教育结出的“恶之果”。这其中确实有教育的原因,但全部归因于教育就难免有点简单化了。孰不知大部分溺亡者恰恰都是些具有游泳技能的人,还有一些正是那些“勇闯”安全警示水域的人,还有一些恰是那些“向榜样学习”的见义勇为者……由此可见,学生溺亡的原因其实是多种多样的,许多都是安全教育不能承受之重,但归根结底,溺亡往往是因为人们的“无知”和“无畏”。

所谓“无知”主要是知识缺乏,或没有游泳技能,或没有救援技能。现行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往往是简单地切断学生与水之间的联系,通过“看护和教育”禁止学生下水,以至现在的“旱鸭子”越来越多,不只是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就是成年的大学生,都有或因不慎落水、或因救人而溺亡的悲剧发生。相比而言,更加“无知”的是救援技能,目前压根就没有系统的技能获取途径,往往是溺亡悲剧发生后,一些媒体会罗列一些简单的救援技巧。就拿此次博罗县的溺水事故来说,“手拉手”的救援方法在许多成年人看来都是可取的方法,央视就曾发布过一则“猴子手牵手救落水小猪”的见义勇为公益广告,但谁曾料到现实结果却是更多人的溺亡。成年人因为救人而英勇献身的案例不胜枚举,遑论更加“无知”的未成年人了。

所谓“无畏”主要是盲目自信,认为人人都是“少年派”,能够轻松“驾驭水”。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好事,但不怕水未必就是好事。有时候,在明知有潜在危险的情况下,一些人仍不顾安全、不听劝阻逞强下水游泳,总试图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战”,甚至是将这视为一种“勇气”的表现,结果却是导致悲剧发生。在博罗县悲剧中,就有明显的“无畏”原因,这些学生不仅敢于“游野泳”,而且还嫌弃“这段河太浅了”,“无畏”挑战的结果注定会发展成为一场悲剧。更加可悲的是,有时的“无畏”正是教育和舆论引导的产物,我们的媒体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包装成“少年们”无畏、智慧的榜样,我们的舆论对没有自救能力的见义勇为者进行过度宣传。相比较“无知”而言,“无畏”更加可怕。在“勇气”和“榜样”的熏陶和引领下,人们有时候难免会失去准确判断,“激情”下的行为往往会酿成难以估量的悲剧。

切记并非人人都是“少年派”,我们要学习知识,学会敬畏,而不能陶醉在“少年派”的幻境里,也不能游走在虚幻的“精神”里。我们教育部门既要抓好安全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让他们既“有知”又“有畏”。否则,类似溺亡事件,只会不断上演,永远难以遏制。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