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

按照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增长极应当是:首先,提升产业、产品的档次,使制造业精细化。精细化是工业文明的精髓,由此可以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其次,改变农业相对薄弱的地位,力促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科学推进城镇化。实践证明,摊大饼式的、靠盖房子拉动的、没有产业支持的城镇化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还应当吸取上世纪拉美一些国家片面转移农业人口的城镇化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的教训,全面科学地思考城镇化问题。相当经济的办法是发展农村小城镇,努力使每一个小城镇都拥有有活力和特色的产业和比较完善的生产生活设施,使人们乐于居住在这样的城镇中。近年来,很多农民工选择了就近打工、就近创业,表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理解了我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就理解了我国经济的走势以及今后的任务。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7%到9%的中高速增长时期。我们应适时转换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思维方式,着力在质量效益速度的统一上、在提高经济发展的档次上下功夫。

完成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关键在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速度型模式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要创新,把质量、效益、速度统一起来,完成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就必须让企业更多地试、更多地闯。政府要做的则是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人们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护好生态环境。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当在具有优势的领域如公共服务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退出自己不具有优势的领域。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