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公平不应止于门槛细化

低保公平不应止于门槛细化

摘要:如果说细化低保门槛,是通过“信息保真”来维护公平,那么在实践中,“过程透明”对于结果公平,同样不可或缺。如果说细化低保门槛,是通过“信息保真”来维护公平,那么在实践中,“过程透明”对于结果公平,同样不可或缺。

日前,河北实行新的低保核算政策。认定城乡低保户时,除了申请人家庭人员平均收入情况,家庭财产状况也纳入核查范围。即使家庭人员平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只要拥有生活用车,或者2套以上住房等财产,就会被拒之门外。

乍一看,有车或两套房的,才不能吃低保,这条线划得“很包容”,到底是高是低,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实,把车子、房子情况纳入审核条件,这里边的门道,还在于低保门槛的细化。

按照之前低保相关政策,评判一个家庭能否享受低保,只看他们的平均工资收入。但新政策不只看收入,还将审核其家庭财产状况。这样显然更符合申请者的真实经济面貌,让那些“隐形富人”出局。实际上,这种既看票子,又看车子、房子的低保审核方式,近年来在各地越来越多见。国务院去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更是明确,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条件。

在一些地方,低保之所以成了一些人嘴里的唐僧肉,与相关部门审查不严、监管不力有关系,但低保门槛过于宽泛笼统、判断标准过于简化,也是造成“制度性失明”的重要原因。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让低保门槛更加具体化,让区分标准更加多元化,才能精准锁定最需要救助的人群,让这笔救命钱公平地发放下去。

如果说细化低保门槛,是通过“信息保真”来维护公平,那么在实践中,“过程透明”对于结果公平,同样不可或缺。人情保、关系保、假低保等现象之所以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一些人暗箱操作、自行裁量,谁是谁不是、谁吃谁不吃,全凭一支笔、一句话、一个名单,有的甚至以低保指标搞寻租、乱收费。这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严重,其对社会公平的伤害同样不可忽视。

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实现的公平正义,才能真正为大众带来福利。针对低保政策实施中的种种乱象,透明化运行是一剂良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如果从资格审核到资金发放再到后续管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那么在阳光照射下,模糊的低保标准将越来越清晰,弹性过大的操作空间也逐渐压缩,困难群体才能切实享受越来越大的福利蛋糕。如此,低保方能把钱花在刀刃上,成为夯实社会公平的保障“铁底”。

如果说细化低保门槛,是通过“信息保真”来维护公平,那么在实践中,“过程透明”对于结果公平,同样不可或缺。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