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非洲的进步也给中国创造了良机。2009年起,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达147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60%。非洲成为中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在非“落户”的中国企业已达2000多家。
(图片:中国路桥承建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南环路工程经过非洲最大的贫民窟——基贝拉贫民窟)
非洲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能源、资源和商品市场的重要来源地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李智彪说,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中国和非洲却在彼此紧密的合作中逐步走出危机,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比尔•盖茨引用中非贸易数据说,中国为贫穷国家发展作出贡献是正确的选择,这也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最终,发展会促进贫困国家实力增长,使其成为中国更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给全球带来繁荣。
中非合作根基牢固
长久以来,政治关系牢固,经济互补性强,为“中国梦”与“非洲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中非人民友好交往是中非关系发展的牢固基石。在1971年10月的第26届联大会议上,非洲国家顶住西方国家的压力帮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困难的中国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向西方求助无果的时候出巨资援建了坦赞铁路。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说,同处发展中阶段,让中非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可以说,中非在争取民族独立、发展、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图片:南非一所初中的学生在汉语课上学习拼音。)
中国和非洲视彼此为对外战略的重要支点,中非关系历久弥新。习近平表示,中国一贯坚定支持非洲联合自强和一体化进程,中非合作为非洲发展复兴提供了正能量。中方愿继续深化同非盟及非洲次区域组织的合作,支持非盟在地区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同非洲国家共同努力,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为非洲的和平、发展、繁荣、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此外,中非关系的互补性也成为双方关系发展的动力。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规模和实力有了显著增长,但也面临资源短缺、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而拥有54个国家和10亿多人口的非洲,自然和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因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局部动荡,经济相对落后,缺乏发展资金、技术和经验。
双方各自的优势恰恰可以成为打破对方发展瓶颈的利器,有效实现互补。中非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有着紧密相连的合作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