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如何扑点球

老子如何扑点球

摘要:秉持民本立场,让一切都为“和平、发展、富民、安邦”让路,就是善治。老子哲学中的民生观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民本立场上——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看问题,感民生之疾苦,怜百姓之多艰。

秉持民本立场,让一切都为“和平、发展、富民、安邦”让路,就是善治。

以色列经济学家阿扎尔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计算发现,如果一个足球守门员呆在中路不动,扑住点球的概率为33.3%,扑向左右两侧的概率分别只有14.2%和12.6%。而现实中,门将老老实实守在中路的情况却只有6.3%。

阿扎尔的理论证明了行为经济学的一件事: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就特别想干点什么,哪怕风险比可能的回报更高。若无力回天,至少可以说我们已经尽力了。而如果他们选择不作为就难逃公众指责,被认为“什么都没有干”。为避免“看起来象个猪头”,于是,很多人在根本没看清球向哪个方向飞来时,就把笨重的身躯朝某个方向扑了过去。

这个扑点球的理论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有某种契合之处。如果老子是足球教练,他或许也会主张守门员扑点球时首先固守中路不动。

老子哲学中的民生观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民本立场上——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看问题,感民生之疾苦,怜百姓之多艰。因此,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无为就是与民休息、不折腾,不追求酒池肉林的奢华,不劳役百姓,以无为实现无所不为。战事远去、平静营生、安居乐业、民安国泰,这不正是寻常百姓最高的追求、最大的幸福么?这种体恤百姓的民生主张,在分合变幻的春秋战国,尤显珍贵。

不过,从历史的纵深角度来看,一个时代的追求和幸福、时间与精力总量大概也是守恒的。“无为而治”的民生主张之伸张,往往对应着统治者宏大的个人梦想的大量让渡——民生诉求与顶层构想很容易发生冲突。一部中国古代史,因为帝王将相们喜功好为而造成劳民伤财、甚至国破家亡的惨剧,可谓不绝如缕。

“无为而治”的老子哲学固然反对好大喜功、妄为伤民,但并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什么都不为。其本质是: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该动时还是要动,该为时还是要为。阿扎尔的理论也指出,如果门将总是呆在中路,点球手们就会毫不迟疑地改变他们的战术和靶心。因此,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

依笔者之见,“无为而治”一词属偏正结构。“治”是核心和根本,“无为”是态度与方法。老子真正主张的是“有为而有不为”、“为而无不为”、“无为方有为”。换言之,社会治理者当站在民生立场,按照规律办事,不折腾、不僭越。过去有观点认为这是消极的“被动论”。今日观之,其实不然。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与天斗与地斗”,不过是英雄主义的成功哲学。顺应自然规律,护佑生存环境、呵护生态平衡才是科学之道;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权力边界,顺应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发展规律才更靠谱……凡此种种,都是无为而治的现实指向。

数千载岁月雨打风吹去。“无为而治”也好,“有为而治”也罢,但凡能秉持民本立场,努力使“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让一切都为“和平、发展、富民、安邦”让路,就是善治。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