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日前披露: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一些公立小学存在“午餐回扣”,小学生每天8元钱的午餐,中间有1至3元不等的回扣到了校领导和教师手里。
该区教育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选择送餐公司是公开招标的,系学生家长委员会自主选择。事实上,不仅是公开招标、家委会自主选择,连每个月学生餐费也由家委会收取,直接缴给企业,学校并不过手。这么公开、透明、民主的操作流程,居然还是挡不住学校“吃”学生,问题出在哪里?
一位小学班主任说:“教育部门将选择学生家长代表的权利交给了学校,学校管理层既可以自己指定,也可以让班主任选择班级里比较‘听话’的学生家长。另据反映,从家长方面考虑,其代表一般不会提出反对意见,不少家长也不了解送餐企业。”选择哪家送餐企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方态度。校方态度又是由校方与送餐企业事先谈好的回扣标准来决定。
此事一出,一定会让那些一贯坚持反对公开、透明、民主的某些人又找到了最好的口实,“自主选择”也不过如此,纯属脱了裤子放屁,多费一道事,还不如学校直截了当代办呢。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清楚,问题不是出在公开、透明、民主好不好,而是出在被操纵的“自主选择”,完全是虚假的“自主选择”,是没有尽职尽责的“自主选择”。
我们必须承认,“自主选择”有时往往也存在选择错误。现在的男女婚姻基本上都是自主选择,家长包办已经少之又少。但同样也闹离婚,两口子过不到头的甚至比包办婚姻时代还要多。这不能证明包办婚姻就有优越性,更重要的是真正的自主选择,错了有自主纠正的机会。假的自主选择,自主纠正起来就很难了。
被操纵的“自主选择”,决不是昆明一个地方的“创新”,而是很多地方、很多组织多年的“成熟经验”。小到单位用人,大到选择代表、委员、官员,说是“自主选择”,里面有多少“自主”成分,有多少“指定”成分,天晓得。有一条是改变不了的,你糊弄事,事糊弄你。你指定一个或一堆不称职的家委会委员,你拿回扣是方便了,将来食品质量出大问题也“方便”了。因为你选择他的目的是“听话”,他看你出大问题时也“听话”,你就早晚要摊上大事了。
现在,一些地方问题丛生,百病缠身。本来可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用公开、透明、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或是至少不出大的乱子。但一些人就是喜欢暗中操纵,插手其中。认真分析起来,无非是隐藏着一己之私。倘若学校领导不想吃“午餐回扣”,他就没有必要让班主任找那些他指定“听话”的家长当委员。出以公心,还是出以私心,结果大不一样。
学校早已不是一方净土了。学校仅仅靠上级行政管理越来越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巨大变化,应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同时发挥学校师生的内部积极性为学校建设出力。学校有家长委员会这个组织很好,关键是这个组织不要形同虚设,成为被人操纵的木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