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因为医学不发达,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中草药的神奇效能,于是借端午节来进行一次全民净身保洁运动。首先是采药,《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其次是药浴,《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就是用菊科的佩兰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据说可治皮肤病。在我们洞庭湖一带,至今保留着端午用艾叶洗澡的习俗,现在用科学的眼光看这千古习俗十分正确,因为五月天气湿热,是各种细菌繁殖的最佳时节,古人从艾叶菖蒲的药性中认识到了这一特殊价值,直到今天,一些洗浴类保健品都是从这些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精华。再次是饮蒲酒、雄黄、朱砂酒,还用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所以,“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成了民谚。因为关系到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端午节便成了国人的健康日,这已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并非如首先想到的是纪念屈原那么崇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