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快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步伐

切实加快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步伐

摘要:通过认真学习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推进我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要突出以下重点:尽管如此,我区农牧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发展不平衡,农畜产品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然是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通过认真学习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推进我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认清发展现状

(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2012年粮食产量达505.7亿斤,位居全国第10位,已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内蒙古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二)主要农畜产品规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我区是国家重要的乳业、玉米、马铃薯优势产业带,多项农畜产品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8家,自治区级403家,上市公司9家,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45件。

(三)绿色农畜产品发展势头强劲。现有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343个、认证产品规模209万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6件,绿色农畜产品年销售额97亿元。

尽管如此,我区农牧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发展不平衡,农畜产品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然是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明确主攻方向

根据我区的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条件,推进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必须以六大产业为主攻方向。

(一)乳产业。重点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通过3至5年的努力,全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80%。到2015年,牛奶产量达1100万吨,区内乳品企业销售收入700亿元。

(二)肉产业。羊肉产业,全力实施“三个五工程”,到2020年打造5个全国家喻户晓的内蒙古草原羊品牌,建设5家年存栏100万只以上的大型肉羊养殖联合体,培育5家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羊肉加工领军企业。肉牛产业,强化基地建设,重点扶持科尔沁牛业等骨干企业,到2015年全区牛肉总产量达60万吨。

(三)绒产业。实施绒山羊“保种”工程,提高优质羊绒比重,力争培育1至2个知名羊绒国际品牌。

(四)粮豆产业。重点是提高玉米高产田、吨粮田比重,力争到2015年玉米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00亿元。

(五)薯蔬产业。马铃薯产业,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1200万亩,鲜薯总产1600万吨,区内优质脱毒种薯的普及率达70%以上,优质种薯外销占南方种薯市场的50%以上。蔬菜产业,围绕发展设施和大田蔬菜,到2015年全区大中城市冬春季蔬菜自给率达50%,全年蔬菜自给率达90%。

(六)饲草料产业。推进优质牧草种植,强化饲草储备库建设。到2015年青贮种植面积达1200万亩,产量达4000万吨;天然草场和优质人工牧草产草量达2000万吨;饲料总产量达450万吨。

三、突出工作重点

(一)大力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四个千万亩”、节水增粮行动等项目为重点,扩大保灌面积,提高水利用率。到2020年,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6000万亩,水灌溉利用系数由不足0.5提高到0.7,农牧业用水控制在150亿立方米。

(二)稳步推进“菜篮子”工程。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每年建设不低于30万亩,到2015年,全区设施蔬菜面积达300万亩。

(三)大力发展避灾型畜牧业。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家庭生态牧场,提高畜牧业抗灾避灾能力。

(四)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到2015年,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2%,农牧业生产重点区域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

(五)积极推进规模化经营。创新发展生产经营形式,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市场+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核心原料基地,鼓励社会资金和金融企业进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七)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一是搞好市场基础建设。二是打造新型现代流通业态。三是培育扶持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四是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