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省会意识 实现率先发展

增强省会意识 实现率先发展

—— 对话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2月份以来石家庄全部财政收入又重新跃居全省第一。对此,您有怎样的解读?

孙瑞彬:石家庄自己和自己比,发展很快、进步很大。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45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573.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17.2%和23.1%。特别是今年2月份以来,全部财政收入重返全省第一。但是,与先进省会城市相比,特别是与省委书记周本顺提出的“要把石家庄建设得更像一个大省的省会,要为全省经济发展添分量,要让老百姓期盼的天蓝、水清、地绿目标早日实现,要在解放思想上带好头”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造成我们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是思想不够解放,推动工作的观念不新、眼界不宽、标准不高、办法不多、力度不大,以至于同先进地区拉开了差距。前不久,我带队去了郑州、长沙对标学习,收获很大,深受触动。如果我们再不解放思想、再不创新突破、再不奋起直追,就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省会的地位、作用、分量和形象将大打折扣,全市1000万老百姓的民生福祉也将受到影响。

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是解决我市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机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找出症结所在,强力实施攻坚,坚决破除制约省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努力使大讨论活动行动最快、措施最实、力度最大、效果最好,以思想大解放促进省会大发展,切实在全省发挥表率作用。

记者:省会提出要打造京津冀第三极。我们知道石家庄是除海口市外最晚成为省会的城市,过去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庄”。从“天下第一庄”到“京津冀第三极”,应当说这个提法还是很有震撼力的。您是怎样思考“京津冀第三极”这一定位的,深意何在?

孙瑞彬:打造京津冀第三极,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认真研究了我市现实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空间后给石家庄的定位。我们认为,石家庄作为一个大省省会,应当有这样的气魄,也必须树立这样的雄心壮志。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种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配置;全国各地正在利用经济转型之机加速洗牌,区域竞争空前激烈。沿海发达地区以及我们周边一些地区,有政策支持和港口、土地储备优势,发展态势咄咄逼人。石家庄如果不加快发展、奋起直追,不但不能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发展添分量,还会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上一时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小进即满、固步自封、失去斗志。一个地方的发展与区位、政策相关,但这些并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思想观念、是思维方式。胸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事业就能干多大。

原来大家都觉得石家庄是封闭保守的内陆城市,可我们这些年在招商引资上敢想敢干,吸引了像格力这样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石家庄的差距,归根结底是思想不够解放。只要我们能够突破思想的藩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经过几年的努力,完全有可能使石家庄经济总量进入“万亿俱乐部”。

记者:您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并且在省政府工作期间分管工业战线,对于企业很有感情。石家庄正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您在做大做强省会工业上有哪些考虑?

孙瑞彬:要实现为全省经济添分量的目标,必须坚持大上工业,做大做强工业。对于石家庄来说,抓工业的重点在于转型升级。这也是周本顺书记给省会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石家庄的工业,“吃了最多的粮、干了最粗的活,才挣到这么点钱”,全市钢铁、石化、食品、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近70%,原料型产品占比达60%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不足50%,而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却接近80%。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效益却并不高,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将按照省委“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的部署和要求,在存量上,要继续大力深化拓展“对标行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增量上,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涅槃重生”,焕发新的生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全市经济发展就有了强力支撑,为全省经济添分量就有了坚实基础。

记者:石家庄有一项全国之“最”,人们可能不太了解,那就是全国管辖县(市)最多的省会城市。然而,作为全国管辖县(市)最多的城市,县域经济活力却未能激发出来,您觉得石家庄该如何补上县域经济不发达的短板?

孙瑞彬: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差就差在县域经济上,特别是我们还有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如果县域经济实力不能快速提升,必然会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我市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格局,东部县(市)大上工业、加快突破;中部主城区和组团县(市)要率先隆起、好上加好;西部山区县要加快发展、绿色发展。在市级层面,我们将切实在领导力量摆布、财力支出结构、要素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布局方面向县域倾斜。同时,各县(市、区)要对照先进找差距,增强内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全市县域经济总量倍增,打造一批财政收入过50亿、100亿的县(市)。我们将坚持县城建设、工业园区、民营经济、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几位一体结合抓,尤其要在县城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记者:今年1至5月份,在全国公布的74个大中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来看,石家庄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高位,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石家庄在改善生态环境上做了不少工作,但依然面临这样的压力,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下一步准备采取哪些举措改变这一状况?

孙瑞彬:石家庄因大气污染问题几度“名扬全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如果说,发展环境是管挣“钱”的,管百姓日子富不富;那么,生态环境就是管保“命”的,管生活质量高不高。环境污染重,是我市在推进转型升级、跨越赶超进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个“坎”跨不过去,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周本顺书记要求省会,要让老百姓期盼的天蓝、水清、地绿目标早日实现。这是我们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在抓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态度是鲜明的,无论是重视的程度、推进的力度,还是投入的强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取得的成效也是明显的。但是,由于石家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要想实现老百姓期盼的天蓝、水清、地绿的目标,确实比一般的城市花费气力要大、成本要高。因此,我们必须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基本、最大的民生来抓。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地绿”工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坚决甩掉重污染城市“黑帽子”。

记者:近年来,石家庄特别重视改善发展环境,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省委书记周本顺提出法治环境是最好的发展环境。石家庄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将如何实现从“人推人”到“法管人”转变?

孙瑞彬:发展环境不好,既有行政效能不高、公务人员作风不好的原因,更有法治化环境不健全、不规范的问题。就行政审批而言,广东只有60多项审批事项,深圳等沿海城市取消了登记注册所有前置审批事项。相比之下,我们还是大大落后了。我们要继续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解放思想,把该下放的全部下放、该精简的全部精简,真正在全省、全国叫响“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城市品牌。

要继续推进执法标准化建设,健全和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以及“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和“首次不罚”等制度,切实解决好企业“三乱”问题,一切没有法律依据的管理、收费、罚款、审批都要取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