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要动真格

干部“下”要动真格

——再论学习贯彻全省干部队伍建设会议精神

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亟需一大批过得硬、打胜仗的干部去勇挑重担、实干苦干。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精神不振、状态不佳,不称职、不胜任、不作为,既贻误事业发展,又影响其他干部培养选拔。省委出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办法,就是要下决心破解“能上不能下”这个难题,对“平官”、“庸官”、“熬官”亮红灯、动真格,着力推动干部激情干事、勇于担当、善打硬仗。

干部“下”动真格,首先要根除思想痼疾,克服“下”的阻力。工作要上去,无所事事的干部必须下来。各级党委特别是“一把手”要摒弃畏难情绪和“只愿栽花,不愿栽刺”心理,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胸怀和决心,顶住来自思想、干部和社会上的重重阻力,敢于“得罪”那些无所作为的人。要转变“唯官是尊”、“上荣下辱”、“下必有错”的惯性思维,引导干部正确对待升降去留,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便是错的从政理念。要消除官本位思想,形成不以职位高低论英雄的良好社会环境。

干部“下”动真格,关键要划出硬杠杠,增强“下”的刚性。省委出台的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办法,规定了五类21种“下”的情形。对符合这些情形的,要敢于动真碰硬,真正做到不称职者“坚决免”,不胜任者“及时调”,工作失职的“主动辞”,群众认可度低的“自然下”。要完善“下”的机制,立足教育、重在执行,防止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流于口头、流于形式。坚持实事求是,讲原则、讲政策、讲制度,慎重对待处理干部“下”的问题,既要果断大胆,该拿下的坚决拿下;也要做细做深思想工作,不搞简单化,使“下”的干部心服口服、心平气和。

干部“下”动真格,还要立足干事创业,拓宽“下”的出路。“大匠无弃材”。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并不是为处理干部而处理干部,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下”来倒逼干部履职尽责,使干部“错”能纠正、“改”有机会。根据“人岗相适、宽严适度”原则,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调整方式,既保护和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又实现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对被调整干部的后续跟踪管理,做到下有所学、下有所管、下有所用,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同时,要积极保护敢闯敢试、敢于负责的干部,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