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问题意识”

增强“问题意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这既是对宣传战线同志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殷切希望。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曾经指出,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可见,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人都要面对。尤其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不但需要面对个人的问题,而且还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问题。然而,现实中,少数领导干部问题意识淡薄,对待问题态度暧昧、作风漂浮,对问题实质把握不准、分析不透,对问题的危害知之不深、预见不足,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以致小问题酿成大问题。因此,增强领导干部的“问题意识”,是时代之需、责任之需。

增强“问题意识”,就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问题。对待问题要“瞪大眼看、沉下脸说、咬着牙处理”。“瞪大眼看”,就是对出现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明察细究,弄清来龙去脉,以便对症下药;“沉下脸说”,就是对问题的责任人要敲响“当面锣”,切实使当事人知晓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警醒、改正;“咬着牙处理”,就是要痛下决心纠正问题,把板子打在痛处,把纠正问题、改正错误落实到行动上。

增强“问题意识”,就要克服自我感觉良好的盲目乐观情绪,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体育界有一句名言:从领奖台上走下来,一切从零开始。善于归零,就是始终怀着一份清醒,勇于在成绩里面找问题,不因成绩大而居功自傲、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实践证明,陶醉于已有的成绩,事业就会止步;弄不清存在的问题,发展就会跑题;看不到客观的差距,目标就会迷失;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工作就会错位。那种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讲成绩一箩筐、说问题轻描淡写的做法,只能导致问题越积越多。“针大的眼,斗大的风。”问题不放大看,就会感到发展顺风顺水,缺少忧患意识,意识不到问题存在的危害。等到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新问题拖成老问题时,再想克服、解决就难了。反之,在一定程度上用“放大镜”审视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为科学发展扫清障碍。

增强“问题意识”,就要闻过即改,知不足而后进。我国正处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需要在深化改革中探索解决之法,“摸着石头过河”,因而有些决策、意见和做法可能存在偏差。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立即改正。如果明知错了,为顾及面子,不但不改正,还遮遮掩掩、讳疾忌医,就势必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有脑中想着问题、眼里盯着问题、手上抓着问题,才能围绕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谋出路。因此,领导干部要打破情面、出于公心,做到以人为镜照差距、以事为例看不足、以己为训查过错,时常处于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如坐针毡的状态,从而迫使自己“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想尽办法改正犯下的错误、解决存在的问题。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毋庸置疑,是否具备“问题意识”是判断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有效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尺。领导干部只有脑子里始终装着问题,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把握事物规律和工作主动权,善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