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开放创新 加速转型升级

锐意开放创新 加速转型升级

—— 对话副省长、唐山市委书记姜德果

摘要:近期,市委、市政府将召开支持曹妃甸开发建设动员大会,制定出台支持曹妃甸和沿海地区开发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推动沿海和曹妃甸开发建设全面加速,力争尽快取得新的突破。近期,我们还将组织开展项目观摩拉练活动,重点观摩产业优化升级项目,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以项目建设促转型、促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记者:据了解,在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之前,您就带领市四大班子成员及各县(市、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赴青岛、烟台、大连、天津滨海新区学习考察,对标先进找差距、学经验。这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

姜德果:今年3月底,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到河北工作后调研的第一站就来到唐山,要求唐山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的重要指示,“在改革开放、转型升级上给全省带好头、当好排头兵,保持全省领先位置,争进全国沿海城市第二梯队”,并明确要求唐山在解放思想上先行一步。为此,我们于4月中旬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而这次外出学习考察就是大讨论活动的一个实际步骤。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指示要求,我们确定了锐意开放创新、加速转型升级,增强实力、激发活力、提升魅力,加快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唐山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在全市形成了广泛共识。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能空对空,不能闷在家里空想、闭门造车,必须对号入座找差距,对标赶超定目标,对症下药定措施。通过这次外出考察,我们确实大开眼界、深受震撼,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我们在综合实力、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发展后劲等方面的差距,学到了先进地区在推进解放思想、全域科学规划、发展板块经济、创新体制机制,特别是发展临港产业、园区经济、扩大开放招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找准了推动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加强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发展县域经济、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记者:唐山是一座大地震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重化工业城市。现在,唐山提出加速转型升级,是否意味着要实现第二次凤凰涅槃?请您谈谈,唐山转型升级的出路在哪里?

姜德果:分析当前的形势,我们觉得,唐山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有独特优势和难得机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唐山具备沿海临港、资源丰富、经济腹地广阔、工业基础雄厚、邻近发达国家等许多地方都不具备的有利条件,面临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规划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经济增长极等难得机遇。

另一方面,唐山的经济正进入重要转折期,(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过去多年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传统支柱产业受到较大冲击,能源、资源等比较优势已经减弱,而改革开放、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新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速度在减慢,与沿海先进地区的差距在拉大。这对唐山来说,可能是跨越赶超的难得机遇,也可能是进一步拉大差距、被边缘化的严峻挑战。

在这样一个关键“拐点”,早转早主动,不转就被动,甚至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可以说,面对这样的形势,唐山非转型升级不可。转型升级成功,就能实现第二次凤凰涅槃,就会实现跨越赶超,创造新的辉煌。

转型升级之路必然是充满艰辛的,但这条路不走下去,就没有其他的出路。

从唐山实际出发,我们要认真落实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有中生新”和“无中生有”的部署,以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为切入点,加快改造升级步伐,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钢铁产业“两减”(减量、减排)、“两增”(增质、增效),大力发展船舶修造及配套、重型装备、高速动车、大型环保设备、钢构及金属制品等五大耗钢产业,力争经过3到5年努力,全市钢材本地深加工和消耗能力达到钢产量的三分之一。煤化工产业着力发展精深加工,打造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煤气深度开发利用等三大煤化工产业链条。同时,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产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要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倒逼手段,严格项目准入,做到“两高”项目一个不上、钢铁产能一吨不增。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年内实施重点节能项目73个、减排项目498个。今年5月底前在全市集中关停取缔了199家严重污染企业及落后装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记者: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第一项就是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曹妃甸是河北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在未来发展中,唐山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让曹妃甸尽快热起来、火起来?

姜德果:沿海是河北的最大优势,也是唐山的最大优势,是我们做大做强增量、盘活带动存量的最大引擎。曹妃甸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发展潜力很大。

周本顺书记到唐山调研时明确指出,曹妃甸最主要的任务是抓项目落地,用“四梁八柱”撑起来。没有项目的汇聚、产业的聚集,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为此,我们对曹妃甸开发建设提出了“立足高、确保好、必须快”的思路,在完善港口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突出产业兴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曹妃甸区制定出台了包括实施全员招商、创优发展环境、严格考核奖惩等在内的一揽子具有很强激励性、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全力加速产业聚集。目前,首钢京唐二期、大型海水淡化等202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石化千万吨炼油、华润二期等一批项目将于年内开工。

近期,市委、市政府将召开支持曹妃甸开发建设动员大会,制定出台支持曹妃甸和沿海地区开发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推动沿海和曹妃甸开发建设全面加速,力争尽快取得新的突破。

记者:您到唐山工作后,多次阐明一个观点——— 一切靠发展,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唐山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非常认同,认为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这几项工作您是如何考虑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姜德果:我想这几点是一个环环紧扣的链条,离开项目谈发展是空谈,离开招商抓项目是虚抓,没有环境这棵“梧桐树”也不能引来好项目这只“金凤凰”。

发展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是扩大开放的基础。在这方面,我们通过采取领导和部门分包项目等形式,强化干部主动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真正使服务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同时,大幅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减少前置条件、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开展“治散、治懒、治庸”专项治理,严格规范部门执法行为,强化监督评议和考核问责,斩断影响发展环境的“黑手”。

扩大开放招商是项目建设的动力源泉,是加速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唐山重化工业比重大,钢铁、化工、能源、建材等支柱产业的产业链短、价值链低、初级产品多,核心竞争力不强。因此,我们把产业链招商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延伸钢铁、煤化工产业链,盯住产业下游大客户,在产业链的高端和关键环节引项目,并将开放招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和部门,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做到重点客商亲自会见、重大项目亲自洽谈、重要问题亲自协调,从解决关键问题和出台针对性政策入手,千方百计推动开放招商工作取得突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转型必须靠项目。当然,我们不会为了加快发展盲目抓项目,要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什么项目更适合。年初,我们提出要着眼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瞄准产业升级的方向,千方百计增投入、上项目,这也将是我们今后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的一个总原则。今年1-4月份,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45亿元,这其中涉及转型升级的投资就占了89.5%。近期,我们还将组织开展项目观摩拉练活动,重点观摩产业优化升级项目,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以项目建设促转型、促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