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实现:道路、理念与机制(2)

中国梦的实现:道路、理念与机制(2)

科学发展的理念——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指针

如果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道路选择是解决根本途径问题,那么,理念的树立则是解决以什么方式把途径走好。如果理念出了问题,原本正确的道路也有被走偏的可能。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起步阶段有较快增长,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大多数人的被压抑和贬值为代价,一部分人的享受以多数人的贫穷为代价。伴随发展而来的,是收入的两级分化、社会关系的紧张、环境的破坏、能源的短缺以及严重的腐败现象,反过来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最终损害了发展。这种“发展悖论” 证明,经济增长不会自动带来整个社会的进步,不会自动增加人民的福祉,而且还会遭遇发展的陷阱。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有三个问题更加尖锐,一是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巨大,发展到一定阶段,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难以为继的。西方一些人担心,如果中国仿照美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标准,达到“美国梦”的水准,全世界的资源都不能满足中国的需要,地球难以承受。二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克服市场经济竞争带来的“马太效应”,防止两级分化。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严重两级分化必然造成社会动荡乃至动乱,这对中国是灾难,对世界也绝不是福音。 三是从世界历史上看,“大国崛起于精神” ,一个仅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裕而精神疲软、缺乏文化软实力的国家从来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产生继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新的中国精神。三大问题汇集成一个: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新的发展模式。

时代的 需要提供了 可能,问题本身孕育着解决问题的答案。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个背景下诞生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既总结了我国发展实践,又借鉴了国外发展经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 以人为本,把实现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解决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全面,即首先把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防止在发展中见物不见人。判断社会发展的标准,应当是物的标准和人的标准的统一,而后者更为重要。因为社会由人构成,人的发展是判断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准,更能体现社会发展的深层本质。全面,还要把发展看成多维的、综合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全面进步的过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过程。以此为指导,在实践中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使五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协调,是使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在发展中做到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经济社会协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难看出,这是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对发展规律的阐述,正确回答了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问题,为中国梦的实现树立了科学的指针。第一,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增加人民福祉结合起来,使国家现代化道路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道路合为一体。这样,中国梦真正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每个中国人成为“梦之队”的一员,十三亿人民的创造性劳动热情激发出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得到不竭的动力。第二,十三亿人口的大国逐步摒弃工业化时代“攫取、生产、废弃”的线性生产方式,转而采取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循环生产,不仅能够建设“美丽中国”,也将开启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人真正成为“天人合一”的“人”,而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 这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是贡献,也会树立值得效仿的榜样。 第三,先进文化建设培育的“中国精神”,对内凝聚人心、鼓舞人民团结奋斗,对外强调和平友好互助共赢,既坚持自信自强,又主张谦虚合作,它是中国的,又是普世的,能够为世界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有助于世界的共同繁荣,因而将极大地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具备这三条,21世纪的“中国梦”就会真正梦想成真!

利益融合机制——中国梦得以实现的保障

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向前,早日实现中国梦,除了理念的引领,我们还需要机制的保障,用以解决寻梦者的组织和激励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国家发展目标和个人价值、个人幸福的统一问题。在美国,许多人相信只要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奋斗,而无需仰仗特定社会阶级的提携,就能以勇气、决心、毅力和创意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和社会的认可,这也是美国梦的精髓。尽管美国梦并非对所有美国人都是真实可行的,尤其是没有提出一个为大多数人认同的 社会 共同理想,有很大局限性,但一些海外移民和底层人士通过奋斗在 美国取得个人成功,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美国梦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尽管纷呈,核心确实是强调个人奋斗。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面对突发事件和灾难,面对国家危机,一向强调个人利益至上的美国人仍然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波士顿爆炸案中,路人们不畏危险主动参与到对伤员的救护中,场景感人,也给我们以启示。

从中国情况看,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历史文化传统,都要求重视集体主义,这是我们巨大的 优势。但对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片面理解和过度强调,也曾使事情走向反面。极“左”时期,在个人发展、利益分配、职业选择上片面、无条件地强调服从和牺牲,让每个人成为革命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限制了个人的发展空间,压抑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使整个社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试想,如果脱离了、忽视了每一个活生生的 个体,整体利益、国家利益从何体现、如何落实、有何意义?改革开放改变了这种情况,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这种倾向纠正后,社会上又出现另一个极端,对个人价值和个人自由的片面鼓吹在市场竞争催化下又结出了另一颗苦涩的果实:私欲膨胀,损人利己,道德滑坡,缺乏同情。看来,国家发展目标和个人价值、个人幸福的统一,不仅需要从社会发展实际和多数人的思想道德水准出发,进行正确的宣传教育,划清正当个人利益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界限,更要求建立整体优先又照顾、保证个人利益的利益融合机制,靠抽象道德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谓利益融合机制,是指通过系统、科学的政策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历史上国家与人民分离割裂的情况彻底改变,人民热爱国家建设国家、国家保护人民服务于人民,每个人的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都能得到回报,付出与收获成正比。在这个利益格局下,公平首先体现为规则和起点的公平,同时正视人们能力和付出程度的差异,收入差别是 存在的,但控制在 一个 合理的 范围内,对于弱者给予照顾。公平会成为效率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在这个利益格局下,个人创造、积累财富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合法地创造财富受到尊重,先富者自觉回报社会,社会舆论谴责为富不仁、见利忘义,“仇腐不仇富”。国家储财富于民,以“民富”达到“国强”。在这个利益格局下,市场规则和秩序的完善保证人们进行有序的竞争。竞争不再是此消彼长、胜者通吃的一种结局,更多的是实现共进互惠双赢。恶性竞争和逆向淘汰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消极的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在这个利益格局下,任何人、处在任何岗位,只要高度发挥创造性,作出非凡的贡献,都是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对人才的行业性、岗位性、地位性偏见没有市场,体制外和体制内的人才同样受尊重。有才能、有新思想的人在宽松的氛围中探索和创造,探索中的失误得到宽容。“人人可以成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愿望将逐步成为现实,真正开启人才辈出的 新时代。可以设想,新的利益格局将是把中国梦、国家梦同个人梦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激发正能量,鼓舞十三亿中国人民共同奋斗,也将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不同于西方和美国的价值准则和生活方式。

总之,“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一条正确的道路,也离不开科学理念的指引和良好机制的保障,如同朝气勃勃的健康行路人手拿指南针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人民一定会到达梦想的彼岸。

(姚桓: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孙宁: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