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总理“两谢”之后的殷切希望

读懂总理“两谢”之后的殷切希望

原题:总理“两谢”铁路职工的背后更有殷切期望

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部署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7月24日 新华网)

“我要代表国务院感谢220万铁路职工,他们为中国铁路系统的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我要代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百姓感谢220万铁路职工,他们翘首以盼加快中西部的铁路建设。”在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深情地对220万铁路职工说出心中的“两谢”。

作为中国计划经济最后一块壁垒,从之前的铁道部,转变成现在的铁路总公司,换下的不仅仅是复兴路10号上面的牌匾,更是对中国铁路系统的体制进行根本的改变。这也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上台之后,推出的大部制改革中成为最引人关注的地方。可以说铁路改革不仅关乎民生,更是新一届中央政府试水“改革深水区”的重要一步。

所有的改革,都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来勾勒蓝图的。而220万铁路职工,也当仁不让地肩扛着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在中国,铁路并不是简单的“两条铁轨一辆火车”那么简单,它浓缩着的是国家对于民众出行的公益性担当,这也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的承诺。如今时代已经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提供更快捷、舒适的高铁网络之外,对于中西部铁路的纵深发展,也就引出了李克强总理“两谢”中的深层含义。

从中国铁路网路图来看,东部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密集,更多的凸显出铁路资源东多西少的马太效应。从长远角度来,剃头挑子一头热并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从早些年的西部大开发,到如今的中部崛起,必然会产生“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将来深耕这块沃土,也将是党中央必须要下的棋。在“要致富,先修路”的现实语境下,铁路往这一块的纵深发展,也就成了当下识时务的俊杰。

借着对220万铁路职工的“两谢”,李克强总理已然是有新的任务要交予铁路人来完成。从祖国地图上看,还未深度开发的中西部,实在是有太多诱人的潜力亟需人们去挖掘。这里的矿产、旅游、人文和历史资源,犹如沉甸甸的果实一般,只要能搭上攀上果树的梯子,便可以轻松放入囊中,而铁路便是这样的梯子。此外,这里边疆广袤,若能加上铁路的四通八达,将能最直接地“壮我国防”。

读懂总理“两谢”之后的殷切希望,要将改革带来的精神红利,落脚在铁路发展的未来方向中去。建设中西部铁路网络,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也是铁路为民谋福祉的最终体现。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