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为民务实清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党的群众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要求。“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实现事业的新目标,需要“为民务实清廉”。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达到党建的新要求,需要“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只有“为民务实清廉”,我们才能达到建设“三型”政党的新要求。
满足人民的新期盼,需要“为民务实清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让人民过上更美好、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全党践行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承诺,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了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植根于思想和行动要靠组织的教育与觉悟的提升
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要靠党组织的教育和引导。中央要求,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教育。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学习和讨论。认真按照中央的要求,运用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方法,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才能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
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要围绕“为了谁、怎么做、怎么样”三个问题来展开。为民,强调的是“为了谁”,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在活动中贯彻“为民”的要求,就必须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关心群众疾苦,高高在上等突出问题。务实,强调的是“怎么做”,是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的重要任务。在活动中贯彻“务实”的要求,就必须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夸夸其谈、华而不实,急功近利、虚报浮夸,不敢担当、不敢接触矛盾等突出问题。清廉,强调的是“怎么样”,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在新的考验面前要解决的紧迫课题。在活动中贯彻“清廉”的要求,就必须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一心为己、贪图享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甚至腐化变质等突出问题。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为民务实清廉”这个主要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查找解决党员干部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植根于思想和行动要靠有效的制度与严格的监督
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要靠有效的程序、制度与严格的监督来实现。
首先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的总要求开展活动。此次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12字为总要求。这“四句话”简洁明了、内涵丰富,体现了整风精神。“照镜子”,就是要以党章为镜、以群众期盼为镜、以先进典型为镜、以史为镜,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德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服务意识;“正衣冠”,就是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党员义务理一理、党纪国法紧一紧;“洗洗澡”,就是要认真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反对“四风”这个要害,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分析问题;“治治病”,就是要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切实解决问题,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正确教育,触及思想灵魂,对存在作风问题的党员干部提醒,切实解决突出问题。这“四句话”的总要求中,各有侧重、相互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把这个总要求贯穿到活动全部过程、各个环节。
其次要准确把握这次活动的切入点和聚焦点。这次活动着眼于加强作风建设,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作为聚焦点,抓住了关键,切中了要害。“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来的,内容非常具体,是整顿作风的尖锐利器。“八项规定”出台后,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力带动了各级党员干部作风转变,赢得了普遍赞誉。从贯彻“八项规定”切入,使这次活动有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和工作基础。而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恰恰也表明了解决作风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可以讲,抓住了“四风”问题,就抓住了干部群众的关注点,抓住了这次活动的着力点,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活动的切入点、聚焦点,把进一步落实“八项规定”与反对“四风”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拓展、深化和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再次用制度保障“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性。这里所讲的制度既有着眼于当前的“四项制度”,又有着眼于长远的制度体系。四项制度是: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机关干部直接联系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制度,健全“三公”经费管理、公开和审计制度,健全干部生活作风监督制度。着眼于长远的制度包括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制度;还包括了基本制度,即教育过程要能够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选举制度、党的干部制度、党内生活制度等一系列以党章为根本的制度体系;同时也包括了党委会及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工作制度,包括落实教育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的承诺制、信息公开制度、目标公示制度和整改结果的群众评议制度。这些制度体系的有效运行能够确保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的绩效,确保“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