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日前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把意识形态放到重要位置,在当前的中国非常有必要。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直接相关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等。任何社会都需要意识形态凝结。
意识形态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在经济方面,意识形态对于经济发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无论对个体还是整体,意识形态都具有巨大经济功能。
首先,从个人角度讲,意识形态具有提升经济主体活力,约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等作用。人的经济行为会按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做取舍,意识形态可以通过道德激励,促进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活力,同时增强人们遵守法律和规则的意识。这将大大减少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搭便车”现象。一个人意识形态资本的大小与个人意识形态信念的强弱有关,意识形态信念越强,遵守制度安排可能性就越大。
其次,从社会的角度讲,意识形态具有协调利益,节约交易成本等功能。一方面,意识形态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可以简化经济决策过程。好的意识形态能够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虽然意识形态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可能带来制度的固化,但也可降低交易和代理的成本;另一方面,当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个体,在面临一项经济决策而经验又不足时,好的统一的意识形态可以节约和缩短认识世界和厘清各种复杂关系的时间和过程,从而提高决策效率。
同时,由于在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需要不同,因此所产生的个体的价值观也各不相同,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缺乏一种相对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来整合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并且使之成为各个成员自觉遵行的价值原则,那么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不可避免。意识形态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能够成为促进个人与环境达到一致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