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从国家角度讲,意识形态具有维护主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运行机制等功能。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都是为特定的阶级和利益集团服务,并为该阶级和利益集团成员所共有的。它作为集团成员所共有的认知体系,能帮助成员达成认识和行动上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在一个国家中,居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要拥有一整套合理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以验证自身制度的正义性与合理性,并使人们遵守和践行。只有当社会成员相信现行的制度是正义且合理的,他们才会遵循其规则,并自觉维护现行社会的稳定。反之,这种社会制度就难以长久维系。正如林毅夫教授所说:“一个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别如果足够大,那么有可能会引起革命。”
我国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证明,当我们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并以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经济建设时,我们的经济工作就能够确立正确的道路,并得到足够的社会力量和人文动力,有效地克服市场盲目性等弊端,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建设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反之,经济活动往往容易失去发展目标,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受到挫折,蒙受损失。▲(作者是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