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司法厅党委以“全面服务、重点推进、两年攻坚、长期坚持”为基本思路,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实施‘五大工程’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法律服务活动”,组成活动推进组,组建224支法律服务团队,在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立联系点30000个,确定3000户民营企业为服务重点,力争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一是着力实施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程”。建立由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深入民营企业,在对企业注册、企业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经营、招商引资、融资等方面,实施全程跟进式服务,帮助企业加强在合同管理、资产重组、诉讼仲裁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法律风险管控,引导企业树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企业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著作权和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法律支撑,提高核心竞争力。围绕民营企业发展,全面开展“六个一”法律服务活动,即:为民营企业进行一次法律体检、一次法律风险评估、一次核心合同审查修正、一次重大制度完善、一次企业管理人员专题培训、一次重大纠纷处理。
二是着力实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法律服务护航工程”。选聘41名优秀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组成专家组,积极主动介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城镇化建设等立省、立市、立县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及时提供综合、配套、全程的法律服务。重点是做好五个围绕,即:围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项目立项招投标、项目谈判和资信审查等环节提供法律支持;围绕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中所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答;围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招商、投资、融资等环节进行法律论证,提出相关法律意见和建议;围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合同签订、企业改制与并购重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以及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围绕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建立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征用、房屋拆迁、小额贷款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三是着力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法律服务阳光工程”。法律服务团队进驻社区、社团、商会、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农村中小学校,围绕扩大完善社会保障、就医就学、土地征用、住房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涉法难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为群众特别是民营企业员工、个体工商户、农民提供法律咨询,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惠民环境。目前,已建立法律服务窗口14家,有4个地区开通了“法律服务直通车”,搭建法律服务及法律援助应急平台70个,逐步建立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偏僻地区两小时,覆盖全省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圈。
四是着力实施推进平安吉林建设法律服务“维稳工程”。建立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法律援助中心与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联系制度,为人民调解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法律支持。选聘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和基层法律服务专业人员,加入交通、医疗、劳动争议等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专家库”,参与、指导民营企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矛盾纠纷的调解。组织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信访问题处理,参与涉及民营企业案件的辩护代理工作,促成矛盾纠纷通过司法程序得以有效解决。
五是着力实施法律顾问工作服务“依法决策工程”。调整完善各级政府法律顾问团(组),积极推进律师担任政府职能部门的法律顾问。扩大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覆盖面,转变法律顾问服务方式。围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扩大内需以及发展民营经济等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为政府出具有全局性、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由事后咨询向事前论证转变,由一般性咨询向系统性论证转变,由粗放型、随意型咨询向精细化、严谨型论证转变,切实提高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水平,目前,省、市、县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团(组)已全部建立,省政府法律顾问团今年以来就为省委省政府出具法律意见书13件,列席省委省政府各类会议12次,较好地帮助了党委政府就民营经济发展依法、科学决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