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田侨博会的展馆里飘起泸州特早茶的清香,当意大利酒商的展台旁摆上合江荔枝的鲜红,这场跨越1800公里的“山海之约”,让长江与瓯江的浪花在展销台上激荡出新的涟漪。第七届侨博会上,“酒城优品”携九大类百余款川南风物首度亮相,不仅为浙江消费者带来一场舌尖上的盛宴,更在东西协作的版图上刻下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从“川南粮仓”到“世界超市”:一场新潮中的双向奔赴。青田侨博会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平台,历届累计引进3401个海外品牌代理,1050家海外酒庄落户。而此次“酒城优品”的参展,恰似在“世界超市”里开了一间“川味馆”——泸州老窖的醇厚酒香与意大利葡萄酒的果香交织,古蔺麻辣鸡的麻辣鲜香与西班牙火腿的咸香碰撞,叙永特早茶的清雅与埃塞俄比亚咖啡的醇厚共鸣。这种跨越地域的味觉对话,本质上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生动实践。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展销背后藏着精准的产业算盘。泸州发展资管公司通过“区域公用品牌+国企零售品牌”双轮驱动,与京东科技共建农业数字化产融平台,将青田的侨贸网络与泸州的产业基地直连。
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一根链条上的乡村振兴。在泸州馆的AR体验区,观众佩戴设备即可“穿越”到纳溪区的甜橙种植基地:无人机正在进行叶面施肥,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区块链技术记录着每颗果实的生长轨迹。这种科技感十足的场景,正是“酒城优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缩影——2024年泸州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方案》,要求所有授权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违规使用标识者将被取消资格。这种严苛的标准,在青田展馆里化作看得见的品质:江阳区的荔枝通过冷链运输48小时直达浙江,仍保持着刚摘下的鲜嫩;叙永县的特早茶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杀青技术结合,茶汤清澈回甘。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曾经“养在深闺”的农产品,如今有了统一的品牌背书:从包装设计到文化叙事,从线上营销到线下体验,“酒城优品”正在构建覆盖“研、产、供、销、宣”的一体化产业链服务体系。
从“品牌突围”到“文化共鸣”:一壶老酒里的中国故事。当意大利酒商丹尼尔在侨博会上品尝泸州桂圆酒时,他或许不会想到,这种用本土水果与白酒酿造的创意饮品,正暗合着“中国制造”出海的新逻辑——既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融入现代消费的审美。这种文化自信,在“酒城优品”的展陈中处处可见:赶黄草的包装上印着泸州油纸伞的纹样、麻辣鸡的蘸料包设计成酒城建筑的轮廓、就连展馆的导视系统都融入了长江纤夫号子的元素。这种文化输出与输入的双向流动,在侨博会的“中国好物 青田出海”展区达到高潮。泸州的竹编工艺品与青田的石雕艺术同台竞技,川剧变脸表演与欧洲爵士乐交替登场。正如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负责人所说:“这里不仅是商品的交易场,更是文化的会客厅。”
川南烟火越千山,泸州酒香醉江南。这场出川入浙的展销,早已超越简单的商品交易。它是长江经济带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生动实践,是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的精准对接,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温暖注脚。当炊烟从川南的竹林升起,当酒香在江南的水乡弥漫,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农产品的流通,更是一个古老农业国向现代产业强国的华丽转身——这转身里,有泥土的芬芳,有科技的智慧,更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烟火气与文化自信。
作者:黄自怀
责编:邱子凌
校对:吴成玲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