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自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概念之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过多次概括,对它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并对其内容作了概括。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作了全面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1](P12)从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基本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升,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以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特征构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在于,它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色就在于,它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结果,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特色就在于,它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本土的特殊性,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绝不是死守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或是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而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说出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它绝不是排斥国际经验,置身于世界发展进步潮流之外,而是要在把中国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发展进步与世界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始终跟踪研究现实的发展变化,密切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每一个突破性成果,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解决时代课题,创新思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四大特征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的发展才有希望;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中国的发展才有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指南。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对之作出了科学的解答。例如,在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重大理论,使人们在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上有了明确的、系统的认识,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又如,在我们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及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情况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被提了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等,不仅使人们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心,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再如,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转型、体制转轨的不确定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多元化、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状况,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被摆在理论时代发展的前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精辟阐释,成为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思想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是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三十多年,恰好是世界发生大变动大调整的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种种新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严重的挫折,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新科技革命及其产生的重大科技发现发明的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也引起了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政治格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面对如此深刻、巨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科学发展、政治文明建设、和平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战略的思维谋划全局,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善于摒弃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三十多年,也正是形成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怎样发展的一系列制度的时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党突破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的误区,认识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进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兼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形成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党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科学发展,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