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长江转移,长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武汉新港时,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这一重要讲话着眼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战略任务。
深化认识,全面准确把握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
明确战略目标。习总书记首次强调要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经在向长江转移,长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把握好这个战略目标,对于全面准确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至关重要。
黄金水道的含金量,从根本上讲是取决于流域经济的含金量,也就是说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国家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布局,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除了长江航运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国家在沿江部署了六大区域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两型社会、成都重庆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尤其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的是,国家设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经在向长江转移,长江经济带整体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可期可待。
明确战略重点。现代物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发展政策,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了机遇和条件,长江经济带必须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才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明确发展机制。长三角、中三角以及成渝城市圈,在加强合作方面都取得了丰厚的收益。依托黄金水道,三大主力经济版块正在共谋联合发展之路,探寻联合共赢之策,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建立科学良好的合作机制。
明确发展方式。没有长江黄金水道,就不可能有长江经济带。长江航运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运量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是经济社会发展不二的战略选择。
发展长江经济带,关键是要发挥长江航运的重要作用。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近几年的又好又快发展,长江航运已经从“后发”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长江流域形成了钢铁走廊、石油化工走廊、汽车工业走廊、电力工业走廊以及观光休闲旅游带、农业经济产业带。目前,长江水系完成的水运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占沿江全社会货运量的20%和货物周转量的60%;沿江所需85%的铁矿石、83%的电煤和87%的外贸货物运输量要依靠长江航运。长江干线现有10个亿吨大港,万吨级泊位421个,并且形成了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2012年,长江干线的货运量达到18亿吨,是世界上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服务“五个湖北”发展
长江航运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发展。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服务“五个湖北”建设。
进一步提升长江航运的通过能力。“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这是长江航道建设的总体方针。“畅中游”的关键在于荆江航道的系统治理。当前,总投资近43亿元的荆江航道系统治理正在有序推进,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好这一重点工程,最大限度地提高维护水深。同时,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中游航道6m水深到武汉、4.5m水深到宜昌的研究,适时实施该工程。
深入挖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2011年三峡船闸通过量已经突破1亿吨,提前近20年达到设计能力,已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在新的过闸通道还没有建立之前,我们将深入挖潜,进一步优化过闸申报、调度、船舶吃水控制标准等,提高通航效率;坚持“能通则通”,扩大锚泊容量,科学维护检修,合理采取翻坝运输,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尽一切可能,保证船闸运行通畅。
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能力。要深化改革,切实转变行业管理职能,减少行政审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港航企业发展。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加强市场监管,依法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创新服务,服务市场,服务社会。引导绿色发展,严格市场准入,实施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安全监管,完善安全监管体系、救助体系和治安防控体系,消除事故隐患。
进一步提升长江港航企业的发展能力。引导省内大型骨干港航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与货主企业加强合作,联合经营,实现双赢。加强宏观调控,有效控制增加新的经营主体,推动现有港航企业兼并重组,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大型化企业。支持港航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江海直达、滚装运输、集装箱运输、邮轮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企业“走出去”。
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运力结构不优、船舶现代化水平不高,是当前制约航运发展的“瓶颈”。湖北是推进船型标准化的重点省份,要充分运用好国家的有利政策,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加快单壳油船、单壳化学品船拆解或改造步伐;加大老旧客船、客渡船更新力度;加速淘汰高耗能、污染大、安全性能低的船舶。
建设好武汉航运中心。大力支持武汉航运中心争取更大的更有力的发展政策,如设立保税区等等,依托资源、区位、交通、政策等优势,在新港加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服务业发展。
(作者系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