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结合师生思想抓学习,切实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教育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紧密结合师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师生从思想意识、知识结构、行为养成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学习,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一是大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理论培训,在中央党校举办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注重抓好辅导员骨干的示范培训工作。目前,教育部已组织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2000余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3000余人、辅导员骨干近4000人。二是大力学习宣传典型先进事迹,组织全国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事迹报告团开展巡讲活动;根据中央部署,开展了深入学习宣传钱学森同志系列活动,举办“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钱学森图书馆开馆仪式等;扎实推进学雷锋活动,组织开展了 “郭明义精神进学校”、“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座谈巡讲”等活动;评选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通过“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三是立足突破高校人才培养的最薄弱环节,联合六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深化实践育人工作。
五、坚持方法创新抓学习,努力增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
创新方式方法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关键之举。一方面,拓展学习阵地。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物、电化教育等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建设,推进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教育部直属机关创办机关手机党校,坚持每周编发一期,完善机关网络学习平台,组织机关干部开展选学活动。另一方面,创新学习载体。2011年10月底和12月初,选派没有对口基层工作经验的53名机关干部,赴新疆、贵州、云南、青海等10个西部省(区、市)基层教育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蹲点活动,实现了“带着一个问题、蹲在一个地方、待上一段时间、找到一个办法、形成一个成果”的既定目标。
六、坚持理论支撑抓学习,不断增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生动力
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宣传就要跟进一步。 一方面,编写修订理论教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工作中承担主力军作用,在重大问题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专项研究,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纳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专项课题研究,设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项课题”,开展创先争优理论研究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