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重塑网络时代民族文化

吉林:重塑网络时代民族文化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然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利条件,但也对其造成冲击。目前,网络时代民族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与价值观、民族传统文化淡漠和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等方面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网络时代重塑民族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现实问题。

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法规建设。保护文化遗产,完善法律法规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一方面,深入挖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以我省为例,延边州先后搜集、整理出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俗等十大类“非遗”项目272项,建立了一批省州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目前,延边已经先后公布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89项。其中,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于2009年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唯一列入该名录的舞蹈类项目。另一方面,完善民族文化法律法规建设。我国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仅有《文物保护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以及一些专门的保护条例,这些民族文化保护法规存在缺失,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机制。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2007年,制定出台了《中共延边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和《延边州支持民族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两个文件,从27个方面对加强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做了明确规定。

加强民族文化传播网络建设。文化全球化带来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理解,也注定伴随着文化间的激烈摩擦和冲突。各国都在努力维护和发扬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占领了网络传播的制高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传播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充分利用现代卫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强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化影响,唤起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激发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推动民族文化网络化发展。我们要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人们与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为此,加强中文网站的建设,特别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站,让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机会渗透到网络文化之中。

发展壮大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民族文化产业,是实现民族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品牌。树立文化品牌,是带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延边州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通过举办一些文化艺术节活动和文化产品博览会,进行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从而打造提升延边地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图们江千里文化长廊”工程和“全国百镇文化中心辐射”工程为核心涌现出的“象帽舞之乡”、“洞箫之乡”、“剪纸之乡”、“农民画之乡”等极具民俗风情的艺术之乡,已成为延边地区民俗文化的品牌。另一方面,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是创造名牌文化产品的灵魂,是启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公平竞争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加快优秀创作人才的聚集,形成创作人才优势。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体系,提供机会让文化专业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和交流。制定鼓励政策,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要给予奖励,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加大对本土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扶持,充分调动他们创作的积极性,开拓新的文化空间,同时加快培养新的接班人,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