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利比亚安全重建

纠结的利比亚安全重建

利比亚总理扎伊丹9月17日到访伦敦,就利比亚安全问题向英国首相卡梅伦寻求支持未果。两天后,包括卡扎菲次子赛义夫在内的利比亚前政府38名官员陆续受审,但这丝毫无助于该国的维稳进程。9月11日,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遭袭一周年,利比亚外交部班加西分部发生爆炸事件,约10人受伤。次日晚,毗邻阿尔及利亚的利比亚边境小镇迪拉杰爆发武装冲突,造成4名边防军士兵和7名部落武装人员死亡。

在内战结束两年以后,利比亚的安全环境没有好转迹象,反有局部激化和恶化的趋势。利比亚总理扎伊丹认为,暴力事件频仍同内战结束后大量武器落到地方武装力量手中有关。为加强国家军队建设,利政府已经向国会提交了从土耳其购买2万支G3突击步枪的申请,还从俄罗斯接收了10辆BMP-3型战斗装甲车,并在寻求购买武装直升机。然而,解决利比亚安全困境的根本不在于武力弹压,而在于如何建立一个协调制度,妥善解决游击队问题。

20131022_462198_600

复杂的安全形势

2011年9月~10月,以联合国通过的决议和利比亚宣布全国解放为标志,利比亚的冲突后重建正式启动。至今,利比亚的政治重建相对顺利,基本上按照过渡委承诺和国际社会要求按部就班地实现,经济重建有波折但总算能化险为夷—一度被罢工工人和民兵占据的港口和油田已经开始恢复生产了,但是安全重建进展缓慢。

利比亚当前的安全困境,表现在地方、国家和区域三个层面:首先,地方(尤其是革命的中心城市和热点地区)治安事件层出不穷,不同派别的游击队和民兵组织之间时常擦枪走火。在后卡扎菲时代,主要威胁来自内战中崛起的“革命组织”。许多“革命组织”抢劫财物,设立关卡,私自逮捕和扣留犯罪嫌疑人,制造爆炸事件,占领机场和油田,走私武器,袭击军警,甚至公然围攻政府机构(今年4月和7月,外交部和内政部先后被“围”),要挟政府。著名的国际危机集团对利比亚安全形势的月度评估表明,自2011年12月以来,安全形势几乎都是恶化或者没有根本好转。

在国家层面,针对外国人(尤其是领馆和使馆)的各种恐怖袭击日益猖獗,政府无力保护在利外国人的安全,外国政府和机构纷纷加强其安全防范,并陆续将其人员撤出该国。2012年6月到8月,米苏拉塔和班加西曾先后5次发生针对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暴力行为,而从2012年6月到2013年9月,多国领馆和使馆及其外交和领事人员也先后遭到不同程度的武装袭击。这些袭击虽然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反映利比亚安全治理的缺失,损害了利比亚的国家形象。不少外国公司(如BP)也开始从利比亚撤出工人,以防不测。

就中东地区层面而言,利比亚的动乱局势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外溢效应。2011年以来,由于利比亚当局无力保证其边境的安全,因此,该国与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等国的交界地区从来没有完全平静过。利比亚南部与尼日尔接壤,该地区被称作多孔的边界,其非法越界和走私据说已有2000年的历史,现在更为猖獗。利比亚战争爆发后,大量卡扎菲招募的图阿雷格军人重返马里,加剧了马里北部的叛乱,最后迫使法国和其他国家出兵干预。2013年1月,阿尔及利亚发生了伊斯兰极端组织绑架多名西方人质的事件,这也和利比亚国内的局势脱不开干系。多种迹象表明,基地组织的蔓延和渗透已成为包括利比亚在内的中东动荡外溢效应的重要表现。从某种意义讲,该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恐怖主义威胁新的策源地之一。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