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深化经贸关系取得共识(3)

摘要:第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10月24日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和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雷恩、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就推进中欧经贸关系达成多项共识。分析人士指出,中欧经贸摩擦不可避免,波折还可能发生,但中欧经贸关系势头将保持整体向好。

因此,中欧双方能否借助高层对话活跃一度降至冰点的经贸氛围也值得期待。

路透社24日晚间发表题为《中欧避免贸易战后重归于好》的报道称,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近期的一系列贸易争端干扰了这一关系。现在,欧盟和中国在勉强躲过贸易战之后正积极修复关系。

3

(图片:10月25日,赴欧主持第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右)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审慎看待摩擦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以“友好方式”得到解决,欧盟在宣布对中国无线通信设备“原则上”启动双反调查后也决定等待“适当时机”再正式启动,此次对话也就慎用贸易救济措施等问题达成共识,但是中欧经贸关系在近期内不会平静,贸易摩擦甚至可能会再度加剧。

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10月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欧盟今年新发起的三个反倾销调查都是针对中国的,分别是无缝钢管、太阳能玻璃和再造石,新发起的一个反补贴调查是针对中国太阳能玻璃。截至今年9月,欧盟正在进行的26项贸易调查中有13项是针对中国。

欧盟贸易智库欧洲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牧山浩石告诉记者,债务危机背景下的欧洲企业自身经营困境是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之一,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中国企业开始威胁到欧洲企业的“奶酪”,自然也就容易成为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所针对的目标。

尽管如此,分析人士认为,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经济互补性强,相互依存度高,经贸关系整体向好的大势不会变。中欧贸易摩擦虽难以避免,但双方肯定会在“贸易战”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顾全中欧经贸关系大局,光伏案的“友好”解决就是一个例子。(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