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真抓实干 弹好群众路线“三部曲”

重庆:真抓实干 弹好群众路线“三部曲”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高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巩固党在高校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结合高校实际,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建设“三优”(校风优、教风优、学风优)“三高”(学生高质量、教师高素质、产学研高水平)“一特色”(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的高校,需要弹好“三部曲”。

站稳群众立场 转变干部作风

群众立场是群众路线的根本依据。一些党员干部在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容易忽视群众立场,具体反映在校风、教风、学风上,有的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大局意识不强,或工作好大喜功、流于形式,或照搬照抄多、结合工作实际少、听取意见少、尊重师生意愿少,忽视了师生群众这一主要依靠对象。

高校工作要始终站在师生群众的立场去谋划、去部署、去推动。在高校,“群众”主要包括广大学生和教职工。要强化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群众观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意识。为此,高校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有“洗心换脑”的信念,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要有“全面调理”的方略,以一鼓作气、常抓不懈的毅力,痛下决心解决“四风”问题,实现干部作风的根本转变。

借助群众力量,探索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途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彻底转变干部作风。要积极推动民主评议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师生广泛参与。评议内容包括对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情况,对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

干部作风的转变,一方面需要发动群众,另一方面也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开展党务、校务公开及机关效能专项督查;文风会风专项清理、“三公”消费及科研经费使用专项清理等。同时,继续完善制度管理。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完善学术诚信、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制止浪费考核评价机制等。

关心群众利益 做“实”民生工程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须以群众为中心,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护群众利益、做群众工作,方能取得真正实效。

群众最讲实际,最反感“干打雷不下雨”的装腔作势,最厌烦“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空头承诺。只有把民生实事办好,把群众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工作在一线落实、才能在一线发挥,作风在一线转变,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推动,才能确保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最后收到实效。针对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热点,学校党员干部要采取听民情、循法治、出真招、办实事、暖民心,集中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民生问题。

做教职员工的贴心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因此,要从激发教职员工的创造活力出发,一方面抓硬件改善,改善教职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一方面抓软件建设,营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环境,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要结合群众路线实践,推出校园民生工程。包括加快教师安居工程、旧房调整进程,为教职工办理新老校区住房产权证……进一步改善师生员工用餐环境,做好师生健康档案体系建设工作,切身改善教职员工的生活环境。

做广大学生的引路人。新时代大学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这对高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经常深入到课堂宿舍,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缓解和消除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惑,把各种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高校学生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加强八大服务平台、大学生资助体系和大学生勤工助学基地建设;完善校院两级就业工作机制,多渠道多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扶助;多举措持续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依靠群众力量 提升内涵质量

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这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也是在高校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要推动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依靠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要实现创建高水平特色高校的目标,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智慧和力量。因而必须要坚持谋划发展思路向师生员工问询,查找发展问题听师生员工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师生员工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师生员工努力,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汇聚起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结合群众路线活动,要加快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从制定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和专业建设标准入手,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大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等方面的内涵质量。同时,也要深化产学合作,着力提升科研实力。立足“两业两域”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建立学科建设考评机制,实施科研保量提质工程等。

结合群众路线活动,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制定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制定教师行为规范,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同时,大力推进名师造就工程,组织遴选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进一步完善新教师补充和优秀人才引进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

究竟我们的教育办得怎么样,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创新成效如何,学生是否学有所成,归根到底,要由学生说了算,家长说了算,社会说了算。我们要依靠群众,通过集中力量解决以上三大关键环节,建设“三优”、“三高”、“一特色”高校,圆满完成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