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近一年:规范小细节 改变大风气(2)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近一年:规范小细节 改变大风气(2)

核心提示:自去年12月“八项规定”发布后的将近一年时间里,中央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公款滥用的禁令。而这些禁令,无不切中时弊,令党风政风耳目一新。

小细节 大决心

10月31日中纪委下发的“贺卡禁令”,让人们有点儿“不习惯”。

之所以“不习惯”,是因为中纪委以往都是“大动作”、“大手笔”,此次针对的却是贺卡、明信片、年历这样的“小东西”。甚至有人问,中央连这样的小事儿都要管?

“贺卡禁令”,是否真的是“小题大做”?

据了解,由于印刷贺卡、年历等的纸张要求较高,多使用铜版纸和机制宣纸。在制作越来越精美、豪华甚至攀比的风气下,一张小小贺卡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从几元到十几元、几十元不等,如果一个单位订做数千张,数目也是相当“可观”的。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调查,在某个国家级贫困县,一年邮政局用于公款贺卡的消费金额就达40万-50万元。

面对“贺卡禁令”,许多党政机关领导为之“松了一口气”。

一位河北省基层官员告诉本报记者,以往元旦、春节时各单位的贺卡、年历不断,许多堆在库房里无人问津。“拿来也不用,就扔着。别人送了,你也不好意思不送。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怕过节,一过节就是迎来送往、疲于应付。”

对“小细节”的重视,彰显的是中央厉行节约、反对“四风”的“大决心”。

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表示,动用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既浪费公共资金,又影响正常工作。贺年卡虽小,却是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也助长了奢靡之风。对纠正此风,从党内到社会均有反思、倡议和呼声。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钱管不住,大钱怎么管?”高波说。

在“贺卡禁令”发布前两天,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就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出国、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进行了详尽、细化的规定。这也是“八项规定”发布近一年来,中央针对“四风”问题推出的系列举措中的最新动作。

2013年,1月,中央发布“六项禁令”,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严禁超标准接待、严禁违反规定收受礼金、礼品等。

7月,中央下发通知,明确规定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8月,在国庆与中秋“两节”来临前,中央纪委要求,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