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发诅咒短信缺服务意识

[法制日报]发诅咒短信缺服务意识

核心提示:这篇报道的原标题是《电话咨询县卫生局,遭遇诅咒短信》,不少网媒在转载时,将标题改为《市民打电话到县卫生局咨询,获回复:是不是你妈去世了》。

1

漫画/闵汝明

一市民拨打电话到云南省绿春县卫生局咨询,没想到值班的工作人员不仅没有接听电话,竟然还用手机短信回复市民:“是不是你妈去世了”(11月7日《都市时报》)。

这篇报道的原标题是《电话咨询县卫生局,遭遇诅咒短信》,不少网媒在转载时,将标题改为《市民打电话到县卫生局咨询,获回复:是不是你妈去世了》。改动虽然无碍事实,但无疑将网友的眼球吸引到工作人员对市民的辱骂上,容易挑动网友的激愤情绪,从而对报道不能有一个冷静理性的分析。

其实,只要稍微冷静一下就能看出,这位工作人员最大的错并非诅咒短信,而在其他方面。首先,工作人员在和市民互发了几条短信后,应该已经知道了市民的身份,那么就该意识到此前的诅咒短信是不当的,然而却并不向市民道歉,这是不能够谅解的。虽然该工作人员表示,“事后,想向当事人道歉,因害怕至今也不敢道歉。”但我们有必要追问,这里的“事后”是指何时?如果市民没有在网上爆料,如果媒体没有关注,他会不会想到“道歉”这回事?

其次,该工作人员声称之所以发出“周末谁上班?”的内容,是因为他“忘记了当天下午值班”。值班竟然是在家里,并且还能够忘记,对此我们除了感慨他的责任心之外,更需拷问该县卫生局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作风建设。

这件事暴露的实质问题是行政服务意识淡薄。正因为缺乏服务意识,所以不能够正确定位公职人员与办事群众的关系,所以才有了知错不改的傲慢,也才有了“周末谁上班”的理直气壮。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放大某一个人的错误,更应去反思有错误言行的个人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比起调查或者处分某个个体,公众更希望看到的是,更大范围内对工作作风的反思和政府工作职能的转变。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