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因地制宜的“特色”,不要因人而异的“特色”;要久久为功的“特色”,不要昙花一现的“特色”;要一步一个脚印抓的“特色”,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特色”
“壮大县域经济,产业要特,企业要‘民’,技术要新,品牌要响。”省委书记强卫在进贤县考察时的论述,道出了特色产业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的确如此,一个人要在社会立足,得有一技之长;一个地方要发展,得有自己的特色产业。那么,产业的特色从哪里来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途径。
从资源中来。赣南有稀土,赣西有锂矿,赣北有大江大湖,赣东有陶瓷和铜,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利用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这是最为便捷的途径,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遗憾的是,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存在“有特色资源,无特色产业”的现象。有的虽然有特色产业,却缺少叫得响的特色品牌。都说江西山清水秀、山好水好,但是江西的水却卖不出好价钱。全省各地的矿泉水厂家很多,但是往往规模小、牌子杂、名气小,为什么就不能做成娃哈哈、农夫山泉这样的大品牌呢?都说江西的茶叶质地好,但是同样缺少在全国叫得响的大品牌。由此可见,怎样“靠山吃好山,靠水吃好水”,还大有潜力可挖。
从升级中来。有了特色产业,就能一劳永逸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各地的产业竞争日益激烈。今天是“特色”,明天就可能被模仿,后天就可能被超越。要想做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就应该不断发展、不断升级。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才能永葆“特色”。赣南脐橙凭什么一直走在国内脐橙产业的前列?在福建、湖南、四川、浙江等省市的奋起直追下,赣南不是仅仅依靠气候、土壤等“硬件”优势,而是不断对品种、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软件”进行创新升级,从而独领风骚。
从融合中来。腾讯公司把语音、视频、图片、文字传输与移动通信融合在一起,于是诞生了功能强大的微信。阿里巴巴公司把电子商务与金融业务融合在一起,于是独具特色的支付宝应运而生。融合,让特色更鲜明,让产业更强大。当前,我省提出要建设旅游强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就必须做好“融合”文章。实现“商业+旅游”的融合,可以形成衣、食、住、行、乐一体化的新型商业共融圈,如北京的798、上海的新天地、深圳的华侨城、南昌的樟树林和791艺术街区、景德镇的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等;实现“文化+旅游”的融合,可以提升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如广西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的《印象丽江》、我省的实景演出《井冈山》和《印象上饶》等。
从持续中来。现在,有些地方存在“一任领导一个特色、换个领导换个特色”的现象,于是“张书记建影视基地、李书记搞服务外包”,到头来旧的特色不突出,新的特色不明显,也就沦为没有特色了。特色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特色产业的打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必须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抓下去。那些特色鲜明、市场叫好的“老字号”、“百年老店”,哪个不是历经时间洗礼,日积月累打造而来?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的“特色”,不要因人而异的“特色”;要久久为功的“特色”,不要昙花一现的“特色”;要一步一个脚印抓的“特色”,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特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