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方回应
特殊状况,没过错
丹阳市中医院宣传科主任顾红祥对记者说,手术过程中确实出现了手术工具不匹配的情况。他解释说,去年丹阳市中医院共有4家医疗器械供应商,今年4月压缩为两家,而今年1月植入朱红英体内的钢板的供应商,恰恰没有中标,跟医院停止了合作。
至于患方提出院方准备不充分、存在过错的质疑,丹阳市中医院副院长盛国庆并不认可。他表示,为了这次手术,院方提前准备了3套工具,可没想到所有的工具都不符合朱红英体内钢板的螺丝尺寸,这种情况很特殊。盛国庆同时指出,这个手术过程曲折,但结果是好的。对于朱红英的诉求,盛国庆未给予正面回应。他认为,患方有异议可以向丹阳市卫生局、丹阳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反映,由第三方调解处理。
医生手术拿错工具 如此过错岂容否认?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患者朱红英体内的钢板也是在丹阳市中医院植入的。那么同一家医院,同一个患者,同一个病症的手术,医院拿错工具,就明显是不可原谅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失误。至少,医院在履行相关职务和工作时,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比如在此前的植入手术中,对患者体内钢板的螺丝尺寸是否进行详细记录?再次手术时,是否需要先查明相关登记资料?如果院方没有这样的登记,那无疑是巨大的工作漏洞,如果有,则也明显是院方工作的失误。
当然,我们并非不允许存在任何失误。事实上医院的类似失误和过错也并不少,比如此前就有“男子月经不调”、“女子前列腺炎”等医疗怪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失误之后,医院本该有一个积极的应对之策,并因为自己的失误而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伤害等一个说法、一个道歉,或者给予相应补偿。然后而反思失误,汲取教训,进行必要的改进。然而遗憾的是,患者在手术台上苦等了3个小时的工具,还加注了两次麻药,医院在回应时竟然轻描淡写,将责任推给“特殊情况”:相应的医疗器械供应商跟医院停止了合作。呜呼,供应商合不合作,那是医院的事情,拜托别让患者承担不合作的后果行吧?!
医生上了手术台,用刀划开了患者的身体肌肤,结果却发现拿错了工具。这无异于语文老师上课时拿了数字教案,厨师烧红了油发现没有锅铲,军人上了战场发现本该拿枪却拿了烧火棍……如此过错,岂容医院空口白牙地否认?否认又难道不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吗?否认就可以避免类似的过错不再出现吗?
看来,一些医院等医者的责任感提升之路,还有很远很远!
医院"淡定"比手术"意外"更可怕
应该说,手术做到一半,因事先准备好的工具不匹配,导致患者加注了两次麻药,苦等了3个小时,是一次非常可怕的“意外”。幸亏这名患者做的是从腿中取出钢板和钢钉手术,如果做的是心脏搭桥手术,医生发现支架不匹配,患者还能等3个小时吗?可见,手术前医生准备错了工具,医生可以等人去外地取新工具,但患者的生命却等不起。
不可否认,手术中才发现准备错了工具,是一次明显的责任事故。然而,出了这么大的差错,当事医院却没有一点后怕和自责的感觉,除了庆幸“这个手术过程曲折,但结果是好的”之外,对患者和家属没有一丝儿的歉意,特别是对医生的过错表现出如此的淡定和坦然,令人胆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