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民人数已接近6亿,“网聚”了大量的群众,今天,不走进网络就是一种脱离群众。纪检监察机关不能回避网络,更不能与群众隔“网”相望,而是要主动走进网络,与群众携手编织反腐之“网”。
去年9月,南京市纪委开通官方微博——“@钟山清风”,并在全国率先从“粉丝”中招募30名“微博廉政观察员”,让他们深度参与纪检监察工作,成为“监督纪委”的第三方力量。与传统的纪检工作不同,“微博廉政观察员”旁听市纪委全会;到“12345”政府服务中心,与市领导一道接听市民电话,监督群众诉求办理情况;参与“政风行风进社区”活动,代表网民现场“质询”区领导。观察员的很多意见和建议十分尖锐、中肯,是在一般的调研和座谈中很难听到的。
在网民眼里,纪委办案比较“神秘”,但“神秘”产生不了震慑力,公开透明更体现纪检监察机关的自信与担当。微博以“连续剧”形式发布“办案手记”,全景展现市纪委办案过程,让网上一些关于纪检监察部门的误传、谣言不攻自破。
打开微博大门,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器量。如何对待网民的“负面信息”和“刺耳声音”,是考验官方微博是否真正开放的“试金石”。对于网民提供的一些案件线索,要坚持不避、不拖、不捂、不护,真诚接纳,及时回应。同时,也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对粉丝提供的信息,必须严格依法依纪按照程序、深入细致进行调查,“水落石出”后再回复,这是对网络民意的另一种尊重。
——摘自江苏省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龙翔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