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陕西棚改

聚焦陕西棚改

核心提示:自2008年以来,陕西省已累计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近38.9万套,竣工16万套,14.7万户居民告别了世代居住的棚户区,喜迁新居。陕西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改善棚户区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周边经济及城市面貌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和明显改善,产生了多重效应。

自2008年以来,陕西省已累计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近38.9万套,竣工16万套,14.7万户居民告别了世代居住的棚户区,喜迁新居。陕西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改善棚户区群众居住条件的同时,周边经济及城市面貌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和明显改善,产生了多重效应。

棚改区群众普遍受益

今年5月,作为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重头戏——泰和居小区二期的顺利回迁,标志着西安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完美收官。2008年以前,泰和居小区所在的区域因1935年6月陇海铁路长安机务段在此建立被称为“道北”。花园口决口后,河南省大批受灾群众沿着铁路线北上来到“道北”,随着人口的增长,这里成为了棚户区,往往一间屋子要住一家几代人。1995年,这里的故事还被拍成了电视剧《道北人》,轰动一时。

道北人都梦想着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过上和其他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陕西省大规模进行棚户区改造,让身居陋室的道北人终于圆了“住房梦”。2008年,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涉及拆除建筑面积61.7万平方米,搬迁总户6500余户,其中有4913户搬迁群众安置在了泰和居小区。

泰和居小区与道北人只是陕西省万千棚改户的一个缩影。过去5年里,陕西省通过棚户区改造工程,使14.7万户居民告别了低矮破陋的棚户区,改善了他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通过棚户区改造工程,使人均住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增加到了30平方米以上,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形象大幅提升

铜川市仿佛一位不计付出的家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将数亿吨原煤源源不断送往全国各地,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与此同时,在铜川市3882平方公里面积内,采煤采空区、沉陷区达到267平方公里。大量外地矿工涌入,在支毛沟、矿区、滑塌区搭建起简陋破旧的房屋,形成了大量的棚户区。

随着“黑金”时代的远去,留下的是生活在采空区上的10余万群众。从2003年开始,在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指导下,铜川市按照“下山出沟、控建增绿、综合改造、提高品位”的思路,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棚户区改造工作相结合,对老市区进行改造提升。经过10年建设,如今的铜川,一幢幢崭新的高楼拔地而起,宽阔的路面向四面八方延伸,城市道路、供水、排水、供暖、供气、绿地、公厕等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被完善,多项城市功能指标有了大幅度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陕西省棚户区改造工程在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的同时,注重实际,结合城市发展需求,打造了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和街区。西安市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充分考虑了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的特点,将棚户区改造与文物古迹保护相结合,采取以改造促进文物古迹保护的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使现代城市文明与文化遗产有机融合。建成了大明宫遗址保护、东岳庙广场改造、顺城巷改造等一批项目。既保护了城市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又改善了棚户区群众的生活居住水平,提高了城市品质,使城市价值与竞争力显著提高,城市形象得到有力提升。

安全稳定性明显提升

棚户区居住混乱、管理困难、生活贫困,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区内冲突不断,犯罪多发,是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前面提到的“道北”,曾经是西安人提都不愿意提起的地方,这里不仅生活环境脏、乱、差,社会秩序更是“差到了极点”。

通过棚户区改造,改善区域内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变无序为有序,不仅使棚户区群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更方便了对小区的管理,预防和化解了棚户区居民间的冲突,使群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对城市的热爱。“我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晚年能住上水、暖、气一应俱全的新楼房,小区环境还这么好,偷盗的事件很少发生,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居民老郑告诉记者。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在陕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必然趋势,解决近10万进城农民住的问题成了摆在该区建设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此,该区将棚户区改造与城镇化建设科学结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统一规划、逐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建设了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率先保障失地农民进城安家落户。在安置过程中,该区创造性地实行户籍制度、管理体制、经济组织形式和土地性质同步转变的方式,实现了失地农民一次性彻底城市化转移。

该区同时将棚户区改造与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失地农民安置进程。已建成的温馨家园小区,投资2.6亿元,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安置了3个村、1300户、3600人。目前在建的5个集中安置小区,总投资约22亿元,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安置15个村、5851户、19893人。

“现在我区的农民已全部转为城镇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医疗、住房、教育等公共资源。”该区副区长曹亚歧介绍说。通过棚户区改造,陕西推进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破解了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推动了村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要求。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