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准备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毛泽东反复要求全党学习理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不断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他曾经说过,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正是在领导全党进行艰辛探索的过程中,他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科学著作,以其独特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理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养料。不仅如此,毛泽东在探索中还坚持和发展了许多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独立自主的思想原则。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既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是改革开放后继续探索的思想指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而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物质基础方面,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和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特别是“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具有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勇气和魄力,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力更生所积累起来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所倡导的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对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编:在毛泽东时代,我们党也曾提出以苏为鉴,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这一“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什么区别?这一时期的探索,如刚才所说,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那为什么仍然没有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呢?
唐:毛泽东时代的探索与改革开放后的探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我个人认为,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探索的方向、走过的道路、追求的目标模式等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前者以维护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为目标,后者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前者选择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中国式”建设道路,后者选择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者以调整、改造为特征,后者以改革开放为特征。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时代的探索,始终没有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在毛泽东时代,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结合本国的具体实际,可以走出不同于别国的“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想改变而是维护传统的社会主义目标模式。而到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和平和发展成为新的世界主题,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优越性已经丧失殆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再是要走一条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不再是要走一条不同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建设道路,而是要走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根本经济制度。
编:关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重要论断,就是它们“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种本质上的一致性就决定了,毛泽东时代的探索与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毛泽东本人也可以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
唐: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从毛泽东时代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邓小平及其以后的时代。这些探索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改革开放前探索的历史时期和改革开放后探索的历史时期。其中前一个时期是在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后一个时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前一个时期的探索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目标、正确的道路,结果没有成功;后一个时期的探索接续了前人的实践,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方向,找到了改革开放的突破口,终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因此,如果说毛泽东时代的探索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上篇”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以后的探索则是“下篇”,这两个阶段的探索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飞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始于毛,成于邓”,即从毛泽东时代就开始探索,到邓小平时代终于找到了、开辟了这条正确道路。
毛泽东曾经把孙中山称之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借用他对孙中山的这一评价,我们也可以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
相对于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来说,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疑是失败了。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他的革命性和革命功绩的评价,不影响他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中共十五大仍然把他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个历史人物;天安门广场每逢重大纪念日的时候,仍然会树立他的画像。这是因为,没有他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同样,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行者,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也永不可没。他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想过一些同时代人没想过的事情,看到了一些同时代人没有看到的问题,做过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探索,当然,也就犯了一些前人没有犯过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人民理解他,历史原谅他。我们决不能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否定他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之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