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户籍改革须突破投鼠忌器思维

甘肃:户籍改革须突破投鼠忌器思维

有关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和严重问题,过去大量的媒体评论和理论文章,都已经有了详尽的阐述,总归一句话,它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为制造人际障碍,人为制造更大不公平。对此,包括公安部门在内,其实全社会都看得很清楚并明白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如果继续纠缠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利益牵绊,这项改革恐怕很难单兵推进,而如果要施行综合性的大手术,一来不是公安部门一家能够决定的,二来那些协调工作客观上在6年内是不容易完成的——如果还是以改革户籍上的利益机制为突破口去改革户籍制度,则整个改革可能继续陷入三角债般的“死局”。

看来,要破解这一“死局”,先行的路径还是在公安部门脚下。我们如果换个思路来观察就会发现,不管户籍制度本身附着的利益有多复杂,不管它们涉及哪些部门,但这些利益,原本就是散见于各种制度框架之中而未附着于户籍之上。只是在1958年1月的《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施行后,我国开始施行严密的城乡户籍管控制度并严控城乡人员流动,至此,各种利益暗影便开始缠上户籍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难题局面。

今天的户籍制度改革,同样需要这种釜底抽薪般的勇气和决断。现在体制内一提户籍制度改革,必提其利益复杂性,虽然事实确乎如此,但这种投鼠忌器的思维,一直在阻滞这项改革。对此,中央政府,尤其是公安部门可以学习市场改革的勇气和经验,抛却利益牵绊,径行改革。须知,“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户籍制度一改,那些原本附着于其上的复杂利益,就会失去寄生的空间。至于那些利益应该怎么调整,那就由决策者再根据相对应的利益调节机制去寻找解决办法。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