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逆城市化”也是户改题中之义

规范“逆城市化”也是户改题中之义

随着上海近日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目前中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已达29个。梳理各地方案可见,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不少地区降低了落户门槛,放宽了落户条件。(4月29日中国新闻网)

解读各地方案,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区别,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可以预料,随着新型户籍制度的稳步推进,居住证将成为流动人口变身常住人口的“通行证”,成为城市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住房安置、医疗卫生、子女就学、公共文化、证照办理等多重公共服务的“权益证”,更多的流动人口,将会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但必须正视的是,人口流动是双向的,既有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也有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尽管目前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远远比不上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因此,既然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区别,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应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不得采取强制手段办理落户。换言之,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的意愿,同样应该得到尊重。

不可否认,一些城市利用居住证制度,设置学历、技能、投资、房产等新门槛,已成为普遍现象,或者存在只改变户籍、未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和福利水平的“空转”现象。特别是,很多城里人已经害怕了城里的高房价、高成本、交通堵塞、高污染、能源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出现了许多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准备在农村颐养天年的现象,被称之为“逆城市化”现象。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实践表明,“逆城市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派生出来的新潮流。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逆城市化”对城镇化而言是吐故纳新,对农村来说,则是巨大的发展能量。可以说,“逆城市化”潮流涌向哪里,哪里的农村发展速度就快。同时,利用“逆城市化”的力量,可以解决“大城市病”,促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可见,借助“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农村,是促使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捷径,也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佳选择。

因此,规范“逆城市化”,也是户籍改革题中之义,应对此作出制度安排,使其有利于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既然“逆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城乡发展均利大于弊,既然公民拥有理想化的迁徒自由,走到哪里,就能在哪儿自由定居,享受当地的公共福利,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是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那么,各地政府应当审时度势,加强对“逆城市化”的管理和规范,使其趋利避害,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